摘要:“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辞》,让花木兰这位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名声大噪、家喻户晓,受到历朝历代人们的追捧,唐朝时期还被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时至今日,依旧是经常活跃在荧屏之上的影视形象。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辞》,让花木兰这位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名声大噪、家喻户晓,受到历朝历代人们的追捧,唐朝时期还被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时至今日,依旧是经常活跃在荧屏之上的影视形象。
不过花木兰这个英雄人物本身是杜撰出来的,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尚未可知,但有一点,《木兰辞》里那个替父从军的姑娘叫木兰,也可能是鲜卑族,姓木兰,总之不姓花,纵横猜测应该是在后人的艺术加工中,木兰变成了花木兰,广为流传造成的误解。
上个世纪的时候,河南出土了一个墓葬,差点就被当作木兰的墓地,作为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证据,可惜一番考古论证后发现这座墓葬与木兰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河南安阳的小屯村附近有一大片荒岗地,当时的农民为了将其平整利用,想要对其进行挖掘,不料却遭到了当时安阳考古所工作人员的阻挠,原因是他们认为这片坟岗地之下可能会埋有墓葬。
为了保护这片土地下埋藏的古墓,考古人员决定对其进行保护性钻探发掘。
在人员工具准备充分、各种手续完成之后,在1975年的春天,对该地区展开了挖掘,果然发现了墓葬。
在墓中出土了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玉器、铜器、使考古人员们都非常兴奋。此处墓葬虽然不大,但是摆设齐全,陪葬品也都非常的丰富。
当时粗略根据陪葬品的规格,样式来判断,这个墓葬距今有可能有三千年之久,墓主是女性,且还在女子墓中发现了玉扳指。
这枚玉扳指却不是寻常所见的饰品,而是射箭时用来保护手指的玉扳指,这种扳指常见于男子墓中,却少见于女子墓中。既然有这种陪葬品,证明墓中所埋葬之人应当是个英勇善战的女子。
有不少人因为花木兰的故乡就在河南一带,故而推测,这可能就是女英雄花木兰的埋骨之处。
来源:史论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