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正式揭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8:02 1

摘要: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有关报告等,并举行部分代表座谈会。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有关报告等,并举行部分代表座谈会。

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有关报告等,并举行部分代表座谈会。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有关报告等,并举行部分代表座谈会。

汇聚人大智慧

赋能公益救助

在金秋送爽的九月

“9·9公益日”的浓厚氛围中

“鹭岛蓝天·公益救助行业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

正式揭牌成立!

这是全市首个公益救助行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标志着厦门市在探索“人大代表+公益”深度融合模式上迈出关键一步。

公益救助与代表履职的创新融合

9月9日上午,在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和代表工委的关心指导下,思明区人大常委会携手蓝天救援队共同举行“鹭岛蓝天·公益救助行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揭牌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沈阳出席。

在致辞中,思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柯友谊指出,该活动站的成立是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创新代表履职渠道的重要举措。“公益救助连接千家万户,关乎民生冷暖,在这一领域设立专业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活动站旨在成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新窗口”、代表精准履职的“加油站”、链接各方公益力量的“枢纽带”,以及基层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暖心巢”。

聚焦平台建设与代表作为

揭牌仪式后

市人大代表、蓝天救援队队长陈素珍

带领驻站代表参观了

活动站蓝天救援队训练基地

厦门蓝天救援队历经17年发展,从最初陈素珍个人参与汶川地震救援,逐步成长为拥有数千名队员的专业社会救援力量。队伍坚持“防救结合”,持续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建立防溺水智能系统,实现“人防”到“智防”的转变,并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救援任务。同时,救援队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社会普及,年均举办超400场志愿活动,覆盖学校、企业等各类场所,并借助线上平台扩大应急知识传播范围。近年来,队伍还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参与“心灵减灾”行动,致力于构建更全面的社会安全防护体系。

在陈素珍的娓娓讲述中

代表们面对面了解了蓝天救援队

冲在公益救助一线背后的动人故事

大家表示深受感动

●●● ●●●

参观结束后

驻站代表们就活动站未来运行计划

及如何发挥代表作用

进行深入座谈交流

大家集思广益,共谋良策

市人大代表、蓝天救援队队长陈素珍首先介绍了活动站的运行构想:“我们日常不仅做救援,更重视防灾减灾。未来,希望加强驻站代表的联动,通过举办融合文娱与安全教育等丰富多样活动,依托代表的资源优势和带头示范,吸引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参与,在节目中嵌入心肺复苏、海上自救等实用知识培训。”

她同时提到,救援队长期帮扶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哪怕帮忙抬担架、陪医送药,这些小事也是救援”。她希望依托活动站平台,凝聚更多代表力量,共同为群众做实事。

市人大代表戴建宏表示:“来到这里深受触动,希望未来有机会通过这一平台参与公益爱心活动。”他建议关注救援物资和工具需求,以实际支持提升救援效能。

思明区人大代表谢小青表示:“我所在的厦门市政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也经常在市政抢险救灾中发挥作用。作为人大代表,我会发挥桥梁作用,架设企业和活动站的沟通交流渠道,相互学习、相互支援。同时,我将发挥我在市政工程上的专业优势,为救援队、活动站提供知识讲座、专业咨询等,切实发挥好代表作用。”

思明区人大代表曾华山表示:“我们企业每年都会对孤寡老人进行爱心慰问。依托活动站,代表们可以联动起来,凝聚起更大的爱心,把爱心传递得更广更远。同时,孩子的德育、安全教育是社会关注的话题。我们可以通过活动站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志愿服务,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学会爱他人、爱社会。”

从“感动”到“行动”的跨越

最后,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介绍了推动建立“鹭岛蓝天·公益救助行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的初衷和过程。她表示,人大代表不仅要有爱心,更应发挥制度优势,及时将公益救助中的共性需求转化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推动政策固化与制度完善。

同时,她强调,活动站不同于普通公益组织,关键在于发挥人大代表桥梁作用和职能优势,汇聚民智、反映民意,将公益实践转化为政策建议,为公益救助事业提供持久保障。

让公益扎根基层、暖入民心

座谈会为活动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活动站将聚焦公益救助领域现实需求,依托人大代表多重身份和资源整合能力,联动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开展更精准、更专业的公益服务。

活动站将不断探索“代表+公益”工作机制,推动代表履职更接地气、公益服务更有温度,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惠民生、暖民心的事做实做细。

●●● ●●●

鹭岛蓝天,公益相伴

这一代表活动站

将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

也将书写厦门公益救助事业

人本化专业化制度化的新篇章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