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色文化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人民情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助推器,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具有无可替代的涵养与启迪作用。其蕴含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能够帮助青年人破解思想困惑、重塑精神信仰,填补精神空缺,激发奋进力量,让青年正确认识红色文
核心提示
红色文化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人民情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助推器,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具有无可替代的涵养与启迪作用。其蕴含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能够帮助青年人破解思想困惑、重塑精神信仰,填补精神空缺,激发奋进力量,让青年正确认识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坚定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与责任。
一、红色文化浸润青年心田的现状与挑战
红色文化浸润青年心田的现状
高校积极探索实践:众多高校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径,如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打造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品牌,构建多载体红色文化传承教育路径,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河北各高校大学生在暑假组成多支实践队伍,深入革命旧址、纪念馆、红色村落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拥抱红色文化的精神滋养。
青年参与度有所提升:通过参与红色文化活动,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如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的学生在参加党支部活动、红岩宣讲队宣讲、红岩/延安精神班学习等活动后,收获颇丰,积极参与度较高。河北高校大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结合专业特长开展服务,感受到自身知识技能的社会价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红色文化浸润青年心田面临的挑战
吸引力有待增强:部分红色文化传播形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难以满足青年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导致青年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不高。
融入日常不足: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有时局限于特定时间或场合,如暑期实践活动,未能有效融入青年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常态化、机制化建设有待加强。
青年认知存在偏差:一些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红色文化离自己较远,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未能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
二、红色文化浸润青年心田的有效路径探索
构建多载体红色文化传承教育路径
依托党团组织:以学生党支部、红岩党员服务站、红岩/延安精神班等为载体,开展系列红色文化活动。如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创办“追寻红色印记”系列特色活动,分为探寻红色记忆、品味红色事迹、传承红色精神三项活动,让青年以学习、体验、榜样为切入口,将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组建宣讲团队:成立红岩宣讲队等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宣讲活动。如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红岩党员服务站携手红岩宣讲队持续开展“回顾英雄事迹,感悟红色精神”“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百年信仰”等主题宣讲活动,让青年从学习者转变为讲授者,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法与形式
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组织青年参观访问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聆听老党员讲红色故事,让青年获得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体验,使党史学习活起来,增强共情共鸣。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红色革命历史场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增强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如学校建立红色文化体验中心(VR实训室),拥有多种红色教学资源和红色司法经典案例。
举办多样化主题活动:针对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定期开展红色党日活动、红色微党课、红岩党员先锋活动、红色读书会等,用经典理论、历史经验丰富青年学生解决人生问题的工具箱。开展“红色家乡情”主题活动,支持青年利用假期走访家乡红色基地、访谈革命人物、拍摄红色微视频等,以心得体会、摄影作品展、手抄报、调研报告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
推动红色文化实践常态化、机制化
融入日常教学: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体系,开设红色文化相关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内容,使红色文化教育常态化。
纳入党团活动:将红色文化活动纳入党团活动计划,定期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党团活动,如红色经典诵读、红色故事分享会等,丰富党团活动内容。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红色校园文化,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平台宣传红色文化,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三、红色文化浸润青年心田的具体建议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教育平台
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各地区应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如河北可进一步研究其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和精神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线上线下红色文化展示平台。
丰富红色教育内容:结合时代特点和青年需求,不断丰富红色教育的内容,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故事结合起来,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远大光明的未来贯通起来,增强青年对革命精神的感知能力。
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
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善于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如AR体验、短视频创作、微电影等,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使其更接地气、聚人气。鼓励学生创作微电影、短视频,撰写调研报告,参加相关竞赛活动,如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等。
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如开展“寻找最美法治代言人”活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我是法治代言人”系列视频,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对教师的红色文化培训,提高教师的红色文化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工作。
邀请专家学者指导:邀请红色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老党员、老战士等担任校外辅导员,为青年学生开展红色文化讲座、报告等,丰富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建立健全红色文化教育评价机制
制定评价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红色文化教育评价标准,对学生参与红色文化活动的情况、学习成果等进行全面评价。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师生参与红色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让红色文化浸润青年心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构建多载体传承教育路径、创新教育方法与形式、推动实践常态化机制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建立健全评价机制等措施,不断增强红色文化对青年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让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中薪火相传,激励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小龙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