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以色列出动15架战机,飞越1700多公里,悍然向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射了10枚精确制导导弹,把正藏身于某栋建筑开会的哈马斯领导层,给几乎“一锅端”了。
朋友们,中东又出大事了。
9月9日,以色列出动15架战机,飞越1700多公里,悍然向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射了10枚精确制导导弹,把正藏身于某栋建筑开会的哈马斯领导层,给几乎“一锅端”了。
而他们开会讨论的,正是美国刚刚递过来的停火协议。
这一炸,不仅当场送走了5位哈马斯高层,一名无辜的卡塔尔安全官员,更是炸碎了中东和平进程的最后一丝可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以色列压根就没打算准备通过谈判达成停火。
它要的,是一窝干掉哈马斯高层,一个都不留。
尤其是哈马斯在加沙的领导人、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伊亚。
谁敢来调停,谁敢来谈判,我就炸谁的心窝子。哪怕你是卡塔尔,是老美在中东的铁杆盟友,有着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乌代德空军基地),我也照炸不误。
事后内塔尼亚胡也不带演的,第一时间站出来高调认领,说这是以色列干的,以色列负全责。
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是不解。
内塔尼亚胡简直太疯了,他为什么要冒着惹毛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风险,在停火谈判的关键时刻,去炸一个谈判地点?以色列到底想要什么?又给中东带来怎样的警醒?
今天,我们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看看这场“多哈惊雷”背后,真正的大国博弈和政治算计。
内塔尼亚胡的“续命”豪赌
这次袭击,表面上看是一次军事行动,但骨子里,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豪赌。
赌的不是以色列的国家安全,而是内塔尼亚胡自己的政治生命。
熟悉国际政治的朋友可能知道这么一个规律: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在国内焦头烂额、快要混不下去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在国外搞点大动作,转移视线。
这招叫“祸水外引”,屡试不爽。
今天的内塔尼亚胡,就是这个情况。
你们要知道,内塔尼亚胡现在在以色列国内,日子非常不好过——他的民调支持率已经下跌到岌岌可危的程度,以色列民众对他极度不信任。
为什么?
因为仗打了快两年,人质没救回来几个,经济一塌糊涂,全世界都在骂以色列搞“种族灭绝”。
更要命的是,他的执政联盟,就是个火药桶。他能当总理,很大程度上是靠两个极右翼的“大哥”撑着,一个是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一个是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
这两个人是什么货色?
都是极端的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公开鼓吹吞并整个约旦河西岸,把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全都赶走,重新建立犹太人定居点。
他们三番五次地发出威胁,只要敢签停火协议,只要敢让哈马斯喘一口气,他们马上退出联合政府,让内塔尼亚胡滚下台。
正巧,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人递过来一份停火协议。
这份协议对内塔尼亚胡来说,简直就是一杯毒酒。
喝下去,哈马斯能活下来,他自己的政府立刻完蛋;
不喝,又得罪了美国。
怎么办?
内塔尼亚胡不愧是哥千年的“老狐狸”,他想出了一招狠的:
我不拒绝你老美的停火协议,我直接把谈判桌给你掀了!
我把你找来谈判的哈马斯代表,连同他们的家人,一起炸上天!这样一来,停火协议自然就黄了,他那两个极右翼大哥满意了,高呼“干得漂亮”,他的总理宝座暂时就保住了。
所以你看,这次袭击的时机选得多么“精妙”。
哈马斯代表团正在开会讨论美国提出的“最后警告”停火方案,以色列就动手了。
这根本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消灭和平的可能性。
这是一次针对和平进程本身的“斩首行动”。
内塔尼亚胡用卡塔尔安全官员和哈马斯低阶成员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乌纱帽。他向国内的极端势力证明,自己依然是那个“永不妥协”的“强人”,从而暂时稳住摇摇欲坠的权力。
这场豪赌,赌注是整个中东的和平。
而他唯一的赢面,就是他自己的政治生命。
被背叛的“中间人”
这件事里,最憋屈、最愤怒的,恐怕就是卡塔尔了,自己辛辛苦苦的“搭台唱戏”,结果以色列直接一脚把戏台给踹了,还当着全世界的面,简直就是没把它卡塔尔放在眼里。
但我们要明白,卡塔尔这个“中间人”,从来就不是什么“中立国”。
卡塔尔是个小国没错,但它富得流油。
它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手握全球11%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钱多,但人少,地方小,旁边还都是沙特、伊朗这样的地区强国。
它怎么保证自己的“安全”?
靠的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谁都离不开的“枢纽”。
你们以为哈马斯在多哈设办公室,是卡塔尔自己愿意的吗?
错了!这是2012年,美国亲自找上门,要求卡塔尔这么干的。
为什么?因为美国也需要一个能跟哈马斯说得上话的渠道。此外,卡塔尔还驻扎着美军在中东最大的乌代德空军基地,一万多美军士兵就驻扎在那儿,那就相当于美军的中东指挥中枢。
所以,卡塔尔是美国罩着的“重要非北约盟友”。
更有意思的是,以色列自己,尤其是内塔尼亚胡政府,过去十几年一直在默许甚至鼓励卡塔尔给加沙“送钱”。
卡塔尔特使——穆罕默德·埃马迪,就曾提着装满数百万美元现金的手提箱,通过以色列控制的口岸进入加沙,给哈马斯政府的公务员发工资。
为什么?
因为内塔尼亚胡的算盘是“以哈制法”,用哈马斯来牵制约旦河西岸的法塔赫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让巴勒斯坦人永远内斗,永远无法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所以你看,卡塔尔收留哈马斯,美国点头,以色列默许,这是一个各方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而以色列这次直接轰炸多哈,等于把这个潜规则彻底撕毁了。
它打的不仅仅是哈马斯,更是打了卡塔尔的脸,打了美国的脸,也打了自己过去的脸。
卡塔尔总理气得大骂这是赤裸裸的“国家恐怖主义”;连沙特和阿联酋这两个曾经封锁过卡塔尔的死对头,都第一时间打电话表示:“兄弟,我们挺你,愿意调动一切能力来支持你”。
这不仅仅是阿拉伯世界的团结,更是对以色列这种打破游戏规则的流氓行径的集体愤怒。
这次袭击,让所有海湾国家都看清了,在美国的保护伞下,以色列的疯狂是没有底线的,所谓的“盟友”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被牺牲的棋子。
中东变局,谁是赢家?
内塔尼亚胡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点燃了中东这个火药桶。
他可能觉得自己赢了,但从更大的格局来看,他输了,美国也输了。
真正看清局势的,是那些正在悄悄“去美国化”的中东国家,以及在旁边冷静布局的我们。
过去几十年,中东是谁说了算?是美国。
美国说打谁就打谁,说扶持谁就扶持谁,阿拉伯国家敢怒不敢言,因为他们的身家性命都系在美国身上。但这次多哈袭击,彻底打破了美国“安保承诺”的神话。
以色列驾驶着很可能由美国提供的战机,使用美国制造的炸弹,轰炸了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盟友之一——卡塔尔,而轰炸地点就在美军驻中东最大军事基地(乌代德空军基地)附近。
而美国呢?
白宫手忙脚乱地出来撇清关系,说——“这不是我干的,是内塔尼亚胡的决定”。
显得既讽刺又尴尬。
据美国Axios新闻网报道,事发前,美国军方虽监测到以色列战机飞向波斯湾,但在导弹发射前,美方几乎没有时间做出反应,也未能有效警告卡塔尔。
这让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怎么想?
他们会觉得,跟着你美国混,连最基本的安全都保证不了,你连自己的小弟都管不住。
这不是孤立事件。
大家还记不记得,2023年,谁促成了沙特和伊朗这两个死对头握手言和?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东国家已经厌倦了美国那种拉一派打一派、到处拱火的套路,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和平与发展。而我们提供的方案是什么?是互相尊重,合作共赢,一起搞经济。
我们不干涉你内政,更不胁迫你选边站队,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这次以色列的疯狂举动,只会让更多中东国家看清楚,谁是真正的麻烦制造者,谁才是真正靠谱的合作伙伴。
内塔尼亚胡可能暂时保住了权力,但他让以色列变得空前孤立。他炸掉了谈判的桥梁,也炸掉了和阿拉伯世界缓和关系的可能,所谓的“亚伯拉罕协议”现在看来就像个笑话。
一个被整个中东地区敌视的以色列,就算有再强的军事力量,又能安全到哪里去呢?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靠暴力和暗杀是无法带来真正安全的。
摩萨德搞了几十年的“上帝之怒”行动,暗杀了一个又一个巴勒斯坦领导人,结果呢?
巴勒斯坦的抵抗之火熄灭了吗?
没有,反而越烧越旺 。
结语:历史的十字路口
多哈的一声炮响。
炸出的不仅仅是哈马斯领导人的血肉;更是炸出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它炸碎了美国在中东的所谓权威假象,也炸醒了阿拉伯世界“靠人不如靠己”的觉悟。
我们正在见证历史——一个由美国单极主导的旧秩序正在崩塌,而一个新的、更加多元、更加复杂的地区格局正在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有像内塔尼亚胡这样,为了个人私利不惜拖着整个地区下水的冷血政客;
也有像卡塔尔这样,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的国家;
更有像沙特、阿联酋这样,开始独立思考、寻找新出路的“觉醒者”。
中东的棋局,已经越来越乱,但乱局之中,也恰恰是机会所在。对此,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用实力和信誉告诉世界,除了战争和对抗,还有一条通往共同繁荣的道路。
这,就是大国真正的阳谋。
来源:文史档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