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盛顿时间9号,欧盟官员和美国代表就如何解决俄乌冲突开了一场会议,没想到,特朗普竟然当场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的商品加征100%关税,理由是中印购买了俄罗斯石油,乍一听是继续对俄施压,实际上是让欧盟当“马前卒”,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华盛顿时间9号,欧盟官员和美国代表就如何解决俄乌冲突开了一场会议,没想到,特朗普竟然当场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的商品加征100%关税,理由是中印购买了俄罗斯石油,乍一听是继续对俄施压,实际上是让欧盟当“马前卒”,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消息传出后,法国和德国代表都脸色不太好,甚至中途离席通话,欧洲人见惯了美国打着“共同利益”旗号让别人先下场的套路,但这次特朗普的做法太明显了,就是让欧盟先出手试水,自己在后面观望,出了问题就让欧盟背锅,真要有效再补一刀,绝不让欧盟独自获利,这哪是“带头大哥”,分明是“带坑大哥”。
从经济角度讲,这种关税政策根本不合理。直接对中印加税,会扰乱全球供应链,推高石油价格。
中国和印度是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如果被关税阻断,只能转向更贵的替代来源,全球能源价格飙升,欧盟自己也会被波及。
据测算,特朗普的整体关税政策已经让美国家庭每年多承担近1300美元税负,如果欧盟跟进,2025年美国GDP可能下降1.4%。
更极端的是,这种“自伤”措施不仅让美国消费者买单,还可能让俄罗斯石油通过第三方市场绕道出口,实际效果有限。
政治上也很荒唐,特朗普要求欧盟“匹配”美国关税,实质就是逼盟友惩罚其他新兴经济体,这只会让美欧、美印、美中关系更紧张,印度和中国本不是欧盟的敌人,却因为地缘政治被卷进来。
欧盟内部也会强烈抵制,因为他们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100%关税基本等于判了欧洲制造业的死刑。
虽然特朗普还在电话里说“你们先上,我跟上”,但欧洲官员并没表态,欧委会也没有评论,欧盟原本想和美国一起对买俄石油国家采取二级制裁,现在特朗普让别人先上,欧盟自然不傻,怕到头来美国不跟,自己成了众矢之的。
更讽刺的是,欧洲自己也没做到“拒绝俄能源”,去年,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进口了1677万吨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按照自己的制裁逻辑,这也是给普京“送钱”,又有什么资格制裁别人?
可以预料,如果欧盟真听美国的话,对中国实施所谓“二级制裁”,中国一定会强力反击,绝不会让自己利益受损。
美国想用欧盟来测试中国底线,结果一定会踢到铁板,除非特朗普政府做好了推翻中美“贸易休战”框架的准备,并能承受稀土供应链断裂的后果。
而欧盟也该清醒了,美国让自己当“炮灰”,真正受损的还是欧洲,对印度加税,欧印自由贸易协议就泡汤了。
对中国加税,中欧贸易谈判也会告吹,中国还可能对欧盟进行报复,比如之前中国对白兰地和猪肉反倾销,下一步可能是汽车制造业,德国经济的命根子。
所以欧盟听到特朗普的要求,绝大多数成员国都是不愿意配合的,吃力不讨好,还要承担最大风险。
更关键的是,中国市场体量巨大,反制起来精准有效,中国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也做好了反制准备,那些想逼中国让步的人,真得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承受中国怒火的代价。
历史总在重复,但不会简单复制。特朗普的关税讹诈或许能制造一时紧张,但改变不了全球化深度融合的现实,欧盟不会忘记2022年能源危机的苦,更清楚对抗中国的经济代价。
美国想靠算计盟友维持霸权,最后只会让更多盟友觉醒,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合作才是正道,可惜美国似乎总也学不会这个道理。
来源:辉南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