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4日是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常在这天通过献花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但你知道吗,“清明”竟然还是一种花。
4月4日是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常在这天通过献花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但你知道吗,“清明”竟然还是一种花。
1
洁白无暇的“清明花”
复旦大学博士、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顾卓雅介绍:
清明花属于夹竹桃科木质藤本植物,原产于中国云南和印度。每至清明时节前后,清明花便会如期绽放。其花朵硕大,形如漏斗,花色洁白无瑕,散发着淡雅的香气。这种优雅的花姿与安静绽放的特质,与清明时节缅怀逝者、感悟生命新生的氛围相得益彰。
清明花的果实独具特色,形状酷似炮弹,故而又有“炮弹果”之称。其种子带有白色绢毛,微风拂过时,种子能随风飘散,仿佛承载着人们对逝者“思念远行”的情感寄托,赋予了清明花别样的浪漫寓意。
清明花。图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官网
2
还有哪些花是清明的“使者”
“除了别具一格的清明花,清明时节还有其他花卉作为节气的‘花信使’按时登场。”顾卓雅说,依据“二十四番花信风”记载,清明三候(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构成一个节气)分别对应3种花卉。
一候为桐花,一般指泡桐树的花朵。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附近拍摄的泡桐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泡桐花常见颜色为紫色或白色,绽放时醒目而高洁,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言“清明桐始发”。在古代,人们常借桐花表达志向,它象征着高洁的品质以及文化传承的延续。
二候是麦花,即小麦抽穗扬花时的花朵。
麦花形态微小,没有花瓣,且花期短暂。尽管它未被纳入传统花谱,但麦花却承载着耕耘、希望与丰收的重要意义。
三候为柳花。
清明之际,杨柳吐出花序,微风拂过,柳絮纷飞。自古以来,便有清明插柳、折柳送别的传统习俗。插柳蕴含着祈福辟邪的寓意,而折柳则因“柳”与“留”谐音,寄托着人们离别时的不舍与挽留之情。“这些花卉不仅装点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顾卓雅说。
来源:云南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