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的黄浦江,游船如织,载着无数家庭的欢声笑语。黄浦江核心区水域有着“世界会客厅”之称,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2024年客运船舶开航40.7万艘次、载客2976万人次。其中浦江游览开航3.2万艘次,载客423.3万人次,最高单日客流达3.6万人次。2025年上半
夏日的黄浦江,游船如织,载着无数家庭的欢声笑语。黄浦江核心区水域有着“世界会客厅”之称,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2024年客运船舶开航40.7万艘次、载客2976万人次。其中浦江游览开航3.2万艘次,载客423.3万人次,最高单日客流达3.6万人次。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客运船舶开航21.1万艘次,载客达1454.0万人次。2025年暑期热度持续升温,据统计,7月1日至8月20日,游览船客流量破百万,庞大客流加上暑期青少年水上游览人数增多,水上安全监管面临极大挑战。
黄浦海事局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共治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为指引,聚焦庞大客流,依托“浦晏江斓”行业党建融合体共享共治平台,以“教会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目标,强化区域党建,与五里桥塘桥街道合作,开展水上安全知识进社区、进暑期班等活动,联合上海浦江游览集团有限公司推出“浦晏江斓·水上安全‘童’行”系列活动,把“安全讲堂”直接搬上了游船,守护人民群众水上出行安全。
2025年7月13日,由黄浦海事局与浦江游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浦晏江斓·水上安全童行系列活动第二期在君子兰号游览船顺利开展。黄浦海事局供图
“这个扣要怎么系才不会松?”“如果看到有人落水,是不是要大声喊救命?”活动现场,来自全国的小朋友们积极提问,认真学习水上安全知识。有参与的小朋友在采访中说:“学习到了预防溺水的知识,当我们游泳或者小朋友出去玩水的时候(出现)溺水的情况,(能够)很好的(应对突发情况)。”这生动地体现了青少年水上安全意识从“认知”到“认同”的转变,共享共治的效能正在显著释放。相关活动获得了中国水运网、劳动报、上海法治天地频道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2025年7月24日,在黄浦江畔的“云锦公主”号游船上,“浦晏江斓·水上安全‘童’行”暑期系列活动第三期现场。黄浦海事局 陈佳玲 摄
整个7月至8月的暑期档,“浦晏江斓·水上安全‘童’行”活动每周都会开展,将陆续登上“浦江游览2号”“翡翠公主号”等多艘浦江游览船,让更多孩子学到实用的安全知识。
这场活动能顺利开展,离不开黄浦海事局运用“双共”理念和方法夯实的“实践路径”:
一是多元共治:从“单向宣讲”到“众人同行”,力量聚起来。共享共治的关键,是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治理链条的一环。黄浦海事局以安全共识为纽带,2024年起,黄浦海事局与上海久事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联合发起组建“浦晏江斓”行业党建融合体,搭起“资源共享圈”。至今相继与黄浦区、徐汇区、虹口区安委办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动公安、消防、街道、航运企业等涉水单位形成共治网络。
2025年3月28日,“浦晏江斓”行业党建暨黄浦江核心区水域防污染应急体系建设推进会在“上海之星”轮上顺利举行。黄浦海事局 魏响 摄
二是政企共享:让游船变“安全课堂”,资源活起来。活动借助“浦晏江斓”行业党建融合体,打破资源壁垒,游船不再只是观景工具:舱内摆上了安全知识展板,船员变身“兼职老师”,海事人员带着救生设备现场演示……原本分散的场地、人员、内容,就这样拧成了一股绳,实现了深度共享,让治理资源高效流动。此外,活动中还为参与家庭推出定制化合影,从资源共享延伸至情感共鸣,强化品牌渗透。
三是普治融合:让安全变“成长养分”,意识深下去。核心在于让安全不止于“知”,更导向“行”。黄浦海事局持续深化“专业力量主导、行业主体参与、社会公众融入”思路,联合企业打造丰富活动场景,由政企人员组成“法佑浦晏”志愿者团队,教孩子们体验救生衣穿戴、学打绳结、观看《上海黄浦江游览船与客渡安全须知》动画等等,每一个互动设计都凝结着多方协作的治理智慧。青少年也从听众转变为实践者,并成为“小小网格员”——把知识分享给家人同学,推动安全意识从个人认知扩散到家庭单元,再融入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形成“参与—实践—传播—共治”的闭环。
2025年7月24日《上海黄浦江游览船与客渡安全须知》动画在游览船上循环播放。“上海法治天地频道”《法治新闻》栏目报道画面
黄浦海事局通过行业党建融合体构建跨单位、政企协同的共享共治平台,精准把握青少年、市民、水上从业人员的群体特征,丰富载体靶向输送内容,破解单一主体治理局限,解决大客流场景下的安全监管难题,实现水上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与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双提升”,生动诠释“共建促共治、共治保安全”的治理逻辑,有力提升辖区安全监管水平,筑牢暑期水上安全防线。
来源:中国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