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行书春晓春夜二曲卷》高清欣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8:18 1

摘要:在天津博物馆的馆藏书画中,文徵明《行书春晓春夜二曲卷》是件"反套路"的珍品。这幅37.5×553cm的纸本行书,打破了人们对文徵明行书"劲秀娟美"的固有印象,以古拙雄浑的笔墨,展现出书法家晚年求变的艺术追求。

在天津博物馆的馆藏书画中,文徵明《行书春晓春夜二曲卷》是件"反套路"的珍品。这幅37.5×553cm的纸本行书,打破了人们对文徵明行书"劲秀娟美"的固有印象,以古拙雄浑的笔墨,展现出书法家晚年求变的艺术追求。

文徵明的书法素来以精工细作闻名,楷书温润秀劲,行书清雅俊逸,而此卷却另辟蹊径。他取法黄庭坚的笔意,一改往日内敛的风格,运笔大开大阖,墨色浓淡交错,似有泼墨写意的洒脱。线条浑厚如老树盘根,笔力老辣得不见丝毫滞涩,原本娟秀的字体变得气象磅礴,字里行间透着一股不受束缚的豪迈气,仿佛能看到年过八旬的文徵明,褪去雕琢,以最本真的笔墨直抒胸臆。

更令人惊喜的是卷中的"俗字"妙用。"双""梦""烟"等字均采用当时的通俗写法,其中"双""梦"二字的字形,竟与今天我们使用的简化字高度相似。这不仅打破了"古字必繁"的认知,更让几百年后的观者生出一种奇妙的亲切感——原来汉字的简化与通俗化,早有古人在笔墨间悄然实践。这种不刻意追求"古雅"、顺应书写习惯的选择,恰恰体现了文徵明"以书载情"的初心,让书法回归到记录情感与文字本身的本质。

再读卷中《春晓》《春夜》二曲,字句间满是春日的细腻情思:"起来临镜悄无言,含情自理双莺梦"写尽春晓的慵懒柔情,"眉端心事说不得,自调新谱按琵琶"又道尽春夜的绵长愁绪。文徵明以雄浑笔墨写柔情诗意,刚柔相济间,让文字意境与书法风格达成奇妙共鸣——笔锋的大开大阖,恰似春日里忽起的东风;线条的浑厚绵长,又似春夜难眠的思绪。

这幅作品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其艺术水准,更在于它展现了一位书法大家的突破精神。文徵明晚年不困于已有的风格定式,敢于取法前人、融入俗字,在传统与创新间找到平衡。如今我们在津博展柜前驻足,看到的不仅是一卷行书,更是一位老者对书法艺术的赤诚——不被名气所缚,不为风格所限,只以笔墨为舟,载着春日情思与艺术追求,驶向永恒的时光长河。

附:释文

翠尘沃日烟霏霏,彤光飞上千罘罳。谁家高楼锁春色,金铺约户蟠双螭。东风掠幌鸾绡动,瑶鸭兰温睡初重。起来临镜悄无言,含情自理双莺梦。梦回生怕守宫残,卷袖移鞲独自看。燕子衔春欲飞去,海棠犹自勒轻寒。帘幕垂寒朝不卷,绮疏结香春较浅。欲裁罗段作春衫,自爇薰垆熨金剪。

矞云贯月溶金波,碧烟幂树春婆娑。海珠泣红花露重,蜃脂流绛兰逶迤。越罗复幕交流苏,绣襦结带明青蛾。辘轳沈沈轧银井,昼毂难淹夜愁永。起看星汉不成眠,不见双星见河影。河明月淡斗横斜,通宵春思匝天涯。眉端心事说不得,自调新谱按琵琶。

款识:右春晓春夜二曲,为居生士贞录一过。徵明。

钤印:徵仲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