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上疯狂刷屏的“老鼠人”事件,让多少年轻人确诊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5 09:30 1

摘要:该词寓意为整日宅在家,不社交不运动,除了吃饭上厕所,其它时间都躺在床上的当代颓废年轻人。

最近,有这样一个词火上了热搜:“老鼠人”。

该词寓意为整日宅在家,不社交不运动,除了吃饭上厕所,其它时间都躺在床上的当代颓废年轻人。

在抖音上,无数博主晒出自己作为低能量“老鼠人”的一天。

作为当代“老鼠人”,他们的一天差不多是这样度过的:

下午2点才起床,喝口水补充能量

2点到4点,狂刷手机,短视频、微信、各大app来回切换

4点10分,早餐时间

5点到晚上8点,吃完早饭休息一下

8点半,午餐时间

9点到10点半,吃完午饭休息一下

11点,下楼丢个垃圾,洗澡

12点,继续躺平,玩手机

总之,她们作息“阴间”,通常睡到下午两三点才起,凌晨两三点才睡。

性格懒散,不爱社交不爱运动,一天除了吃外卖,上厕所之外,其余时间都躺在床上玩手机、睡觉。

看似枯燥乏味的视频内容,没想到却引起无数年轻人的广泛共鸣。

直言这是她们见过“最真实的vlog”。

打开评论区,发现无数年轻人也都确诊了 “老鼠人”。

“前两年就把微信步数功能给关了,步数少到被五步蛇咬了都死不了。”

“原来我是老鼠人,就算下楼倒垃圾都挑半夜没人的时候下去。”

“老鼠人终于找到组织了!啊啊啊!我还以为我是个奇葩。”

“从醒来上完厕所就一直躺床上,直到必须去吃饭才起来吃,然后又躺回去,我能这样过一星期。”

近期,网上还流传着一个“判断朋友是不是老鼠人”的“灯光鉴别法”:比如在周末聊天时,猝不及防给对方发送一张极其明亮的灯泡图片。

其他的人类可能会call问号,不知你是何意图。

只有整日窝在床上的“老鼠人”会破防尖叫:“可恶啊!怎么把灯打开了!”

毕竟,作为城市的“老鼠人”,早已习惯在黑暗中生活,猛烈的光亮只会让她们觉得刺眼。

“老鼠人”的热梗,跟5年前“鼠鼠文学”的爆火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只老鼠,前者表达出一种生活状态,后者则用老鼠的口吻诉说自己的命运和遭遇。

比如“鼠鼠我啊,快三十了,一事无成,要啥没啥,白活了”。 比如“鼠鼠我啊,长这么大还没牵过女孩的手,也交不到女朋友”。

一开始,自嘲“鼠鼠”的大多是一些地位卑微、生活贫困、容貌不佳……这些集缺点和倒霉于一身的屌丝。

后来,B站UP主“抽象带篮子” 在直播视频中,以一句“我可能是下水道的老鼠”将梗带火。

各大app平台,无数的年轻人开始自嘲“老鼠人”。

“我不是后浪,也不是屌丝,我是一个老鼠人,殚精竭虑的活着。偶尔踌躇满志的时候,也会望一望外面天。”

鼠鼠文学梗火出圈后,无论是底层草根,青年才俊还是职场牛马的年轻人。

当面临着职场、情场、生活上的失意、困苦、挫败时,都会用上那么一句以“鼠鼠我啊”作为开头的文案,再配上一个鼠鼠表情包。

自嘲的同时,也以独特的幽默来调节现实生活中无法喘息的压力,堪称现代版“阿Q精神”。

而“老鼠人”爆火的同时,网络上出现了一批与低能量“老鼠人”形成强烈反差的精力旺盛的老年人。

她们虽然年岁大,腿脚没年轻人方便,但是精神矍铄,极度自律,早上七点就起床,从早到晚,忙活不停。

比如网红博主梅英阿嬷,展示的《90岁自律女生高能量的一天》:

7:05起床,给自己冲了碗鸡蛋羹;

7:20给孙子煮糖水蛋;

7:40磨豆浆、洗滤布、过滤豆浆;

8:50做豆浆米粉;

9:30砍芋头、蒸芋头;

10:25:洗大水缸、给水缸接水;

11:00煮排骨汤、煮米饭、炒菜;

光是一个上午干的活,就顶我一个礼拜做的了。

上午吃完午饭后,老奶奶看了一会戏后,下午又开始忙活晚饭。

吃完晚饭,看看美食节目,再出门遛遛弯,喂猫……

晚上九点洗漱完,回到床上休息。

几乎每条视频内容,都是保持如此高能量状态。

极度规律的作息和精力充沛的状态,看得屏幕前众多在床上一躺就是一天的年轻人自愧不如!

纷纷感慨道:“老年人像打了鸡血,而我像得了鸡瘟”;

“奶奶上午做了那么多事,而我一上午就躺着这一个姿势。”

“我说我怎么不自律,原来是没到自律的年纪啊!”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爆火的一句话:

“满大街都是朝气蓬勃的老年人和死气沉沉的年轻人以及想死又不敢死的中年人。”

而面对如今年轻人死气沉沉,老年则精气神足的社会现状,机智的网友提出了3个“不明觉厉”的建议。

1、老年人应该去上班,特点,起得早没瞌睡,坐车还免费,尤其精气神足,经验丰富,正是闯的年纪。

2、中年人适合去上学,总是后悔学的不够,后悔当年没把握好大学的他,去上学好好再谈一次恋爱。

3、年轻人直接送去养老院,啥都不会,还不爱动,给一部手机,一天两顿饭好管理,等老了沉淀好了再去上班!

如今的社会,在经济下行,就业职场越来越内卷的情况下,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老鼠人”的阵营中。

众所周知,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开始大规模的裁员。因此,在我们身边,多了很多失业在家的年轻人。

而就业形势严峻下,怎么努力都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索性躺平在家,每天过着“老鼠人”的生活。

没有收入来源的她们,为了节省开支每天待在出租屋。

一方面,躺平在家后,没有社交就减少了外出吃喝玩乐的花销。另一方面,活动量减少,吃得也少。

有网友晒出自己躺平后的开销,一天只吃一顿,一个月都用不了300块。

除了失业的年轻人,还有被996榨干的社畜。

就业内卷的环境下,很多尚未失业的年轻人也过得不尽如人意。

老板一边裁员减薪,一边疯狂叠加工作任务,每个打工人都化身被996榨干的社畜。

看似光鲜亮丽的上班族,每天早上七点就拖着疲惫的身躯去上班,在拥挤的地铁下每个人都被压成鼠饼。

中午吃着国潮外卖,艰难地上完一天班后,等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到自己“下水道”般阴暗的出租房。

只有等到周末休息的一天,才会卸下人类的伪装,变回“老鼠”的状态。

网上有各行各业的人分享工作的辛酸:

“做了5年快递工作,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处理2000件快递,接几百个电话。”

“做电商客服,因为请不到假,感冒生病的我,一手扎着针管,一手拿着输液吊瓶,奔走在从家到公司的路上,一年回复3028次好的,2367次收到,心里生出8998次不想干了。”

“在工厂打螺丝,站着上班,一天站11个小时,流水线不能停,连喝口水、上厕所的时间只能在中场休息的10分钟完成,而一天只有3次中休的机会,常常屎都没拉完就得夹断上岗了。”

世上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没有哪份工作不委屈。成年后,大家都是一边咬紧牙关,一边负重前行。

生活的重重压力,繁重工作的摧残折磨下,她们早已疲惫不堪。

而“老鼠人”吃了睡,睡了吃的状态,是疲惫生活里放松自己的最好方式。

“老鼠人”的背后,是一群被工作榨干了精力,一群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年轻人的无奈转变。

她们其实也想高能量的活着,周末有空就起来去公园跑跑步,或者去图书馆看看书。

可经历了工作日超量的决策疲劳、感官过载、情绪折磨后,电量早已超负荷。

剩下的精力,只够支撑自己躺在床上刷刷手机,看点不费脑的小视频、玩会低智小游戏了。

从鼠鼠文学到老鼠人的文艺复兴,从小镇做题家到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的自嘲。

“颓废丧文化”的生活状态下,也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在内卷环境中,举步维艰的求生困境。

明明已经足够努力,然而生活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高中时作为学霸的自己,上了大学后,发现自己无论长相家庭智商都比不过周围同学。

毕业后发现自己再怎么拼命工作也根本买不起车房,可不学无术的富二代却可以开着跑车泡妞。

在老同学老朋友都结婚生子时,自己却连上一次恋爱是什么时候都快忘了。

别人是社会的栋梁,是祖国的希望,而自己却犹如一只身在繁华城市下水道里的老鼠。

在一次次踌躇满志在外闯荡碰壁受伤后,不再心怀壮志,殚精竭虑地活着,只求在阴暗的角落里不被打扰。

很多人都不看好年轻人这种“颓废”、“低能量”的生活状态,觉得年轻人就该“支棱起来”!

天天看不费脑的小视频、玩低智的小游戏,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固然很爽。

但是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人就离废掉不远了。

也有人认为,年轻人适当化身为颓废的 “老鼠人”,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

因为适当的颓废,也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换个角度来说,低能量的这群老鼠人,吃了睡睡了吃,在床上待一天的生活状态,如果换算到每个动物身上似乎都是一样的。

换言之,这其实就是生物、也是人本来该有的样子。

对此,你觉得呢?

来源:国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