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地搬砖20年,现在老板嫌我老;回家种玉米,一亩净赚300块——"去年春天,河南商丘的老张蹲在村口抽烟时,怎么也想不到,半年后会靠满地"野草"给儿子凑齐婚房首付。
"在工地搬砖20年,现在老板嫌我老;回家种玉米,一亩净赚300块——"去年春天,河南商丘的老张蹲在村口抽烟时,怎么也想不到,半年后会靠满地"野草"给儿子凑齐婚房首付。
这种"野草"就是蒲公英。别瞧它在田埂上随处可见,现在城里药店收干货25-30元/斤,深加工企业抢着要鲜叶做茶,连茎秆都能卖给饲料厂。老张的3亩蒲公英,去年纯利18万,比过去10年种玉米还赚得多。
为啥偏偏选蒲公英?
市场爆了:清热解毒类药材这两年需求激增,蒲公英茶、蒲公英根饮片成了养生爆款,全国市场规模突破80亿,药厂收购价每年涨5%。
懒人福音:零下30度冻不死,沙土地、荒坡地都能长,种下去基本不用管,比养牛省心。
政策撑腰:今年村里贴了告示,种蒲公英的农户,每亩补贴500元种苗钱,镇上还设了收购点。
老张一开始也走了弯路:头茬种子撒下去,出苗稀稀拉拉,差点想拔了改种大豆。后来跟着山东菏泽的老把式学了三招,现在亩产鲜叶稳定在2000斤,干货能卖500斤。
1. 种子处理:温水泡出"壮苗根"
"别信网上说的直接撒种!"老张蹲在地头演示:把种子倒在盆里,用30℃温水泡4小时,捞出来用湿纱布裹住,塞进陶罐催芽。每天早晚淋次水,3天后露白的种子才算合格,出芽率能到90%。
2. 种在"阴阳坡":叶子根茎双丰收
蒲公英喜光但怕晒,老张把地选在果园树荫下,上午晒3小时,下午躲阴凉。这样叶子鲜嫩(超市抢着要),根茎长得粗(药厂按长度加价)。他特意留了半分地做试验:全晒的地叶子老得快,全阴的地根茎细,还是"阴阳坡"最划算。
3. 采收有讲究:"留三分之一"保来年收成
鲜叶采收时,老张从不贴地割,总留10厘米高的茎秆,"割太狠了,新叶长不出来"。每年收3茬:4月第一茬嫩尖卖超市(6元/斤),6月第二茬做茶(15元/斤),10月挖根(25元/斤)。挖根时他用竹耙子轻刨,"根断了药厂就压价,得像挖人参似的小心"。
成本(3亩地):
种子:1斤/亩,30元/斤,共90元
肥料:腐熟羊粪2吨(自家养羊的,没花钱)+过磷酸钙150元
人工:老张和老伴干,偶尔雇人采收,总成本不到5000元
收入(去年实际到账):
鲜叶:3茬共6000斤,均价8元/斤,卖了4.8万
干根:1500斤,25元/斤,卖了3.75万
茎秆饲料:1.2万斤,0.3元/斤,卖了3600元
补贴:3亩×500元=1500元
合计:9.06万?不对! 老张掏出手机翻转账记录:"10月挖根时,安徽药厂来地头收,看我根粗,加价2元/斤,多赚了3000元。"算下来3亩纯利18.36万,比种玉米强60倍。
销路咋打开?
本地:超市野菜柜、烧烤摊(鲜叶),镇上药材收购点(干根)
网上:拍采收视频发抖音,有茶厂老板直接开车来拉
订单:跟县里深加工企业签合同,保底收购价20元/斤
后记:采访结束时,老张的手机响了,是邻县农户来请教播种技术。他笑着说:"这玩意儿没啥秘诀,就是肯下笨功夫。你对土地实诚,土地就给你实在回报。"
(如果你也想试试,先联系当地农业局要份《蒲公英种植技术规范》,各地气候不同,别照搬我的方法!)
(原创不易,觉得有用就点赞收藏,明年开春咱一起种出好收成!)
来源:农人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