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酒博会丨以文化之力重塑酒业发展新生态 第二届中国酒文化大会开启行业转型新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17:34 1

摘要:9月10日,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内嘉宾云集、思想激荡,以“酒以载道 文以化人”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酒文化大会暨 2025“中国酒文化月”启动仪式在此举行。

金秋九月,爽爽贵阳迎来一场酒业文化盛宴。

9月10日,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内嘉宾云集、思想激荡,以“酒以载道 文以化人”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酒文化大会暨 2025“中国酒文化月”启动仪式在此举行。

中国酒文化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工作委员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协会代表、知名酒企掌舵人、文化学界专家齐聚一堂,共探中国酒文化传承创新之路,为酒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新动能。

破题产业转型:酒业呼唤文化内核重塑

伴随白酒步入深度转型期,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开幕致辞中一针见血:“行业当前调整的核心因素正在于酒文化本身。”从历史纬度看,这是酒业进入21世纪以来面临的第四次关键调整。

宋书玉作主题演讲

他深刻剖析当下课题——如何让白酒从社交场合的礼仪象征,转化为融入日常的情感载体。为此他提出“文化自省、文化自觉、文化自新、文化自信”16字发展原则,并阐述“中国酒文化学”的逻辑本质:以集体主义为根基,遵循“感恩互敬、分享表达、利他为主、兼顾悦己”的文明基因,成就了世界上唯一延续万年的酒文化谱系。

作为大会承办方之一,行业龙头茅台的探索实践成为焦点。年度演讲中,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系统阐述了茅台的文化主张:回归“以酒成礼、以酒养老、以酒成欢”的初心,深挖酒文化的人文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中国酒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德芹作主题演讲

张德芹认为,唯有回归初心,才能筑牢价值根基,实现中国酒业的时代性跨越。他进一步阐释了每个回归背后的当代价值:以酒成礼创新礼仪文化表达,以酒养老厚植孝道文化情感寄托,以酒成欢成为美好生活见证。

本次酒博会上,茅台展区就以“一滴酒的生命史诗”为叙事主线,串联主展厅、供应链展厅及外场销售互动区三大展区,分别对应一瓶茅台酒从诞生到被品味的全过程,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可感、可知、可体验的沉浸式白酒文化之旅。

业内人士认为,头部企业跳出单一品牌叙事框架,从产品驱动、渠道驱动迈向文化驱动,探索酒文化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是茅台之选,更是全行业的进阶方向。

推动价值升维:从品牌故事到文化共鸣

此次大会成为中国酒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转折:打破品牌叙事局限,推动酒文化与社会价值深度融合,契合消费者对商品社会价值的深层追求。

2025“中国酒文化月”的启动正是创新印证:不局限于工艺与品质的单向传播,而是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使酒文化成为映照社会生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在对酒文化的主题阐释方面,多位权威专家提供了深度洞察。

四川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四川省酒业协会首席顾问王少雄表示,中国饮酒哲学根植于“天人合一”宇宙观,融汇儒家“饮酒有节”、道家“醉者神全”与佛家“清醒守护”的智慧,体现秩序与逍遥、群体与个体的辩证统一。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甘肃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认为,酒自古是精神性产品,其价值以技术为基础、文化为核心、市场为表象,在精神消费时代文化要素将持续推动产业增值。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原理事长张柏表示,博物馆作为“时空殿堂”,可通过系统收藏、多元展示与深度研究,实现酒文化物质载体保存与文化体验沉浸,助公众跨越历史感受酒文化。

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金正昆探讨了酒礼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实践路径,强调现代酒礼应秉承传统、博采众长,做到“守礼所以利身”,以提升中国酒文化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赤水河酒道”专题论坛

“赤水河酒道”专题论坛环节,山东省公益慈善研究会会长、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李平生,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散文家、书法家雷平阳,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诗人陈先发,深圳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博士生导师王立新,与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一道,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对“中国酒文化的初心”进行了深入探讨。

观察者认为,通过多维解读与古今融合的路径探索,中国酒文化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起兼具人文深度与传播宽度的新叙事体系。

推动战略落地:构建从理念到实践的通路

大会不仅激发思考,更铺设行动新轨。《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发展纲要》启动起草工作,将为行业文化发展提供系统性行动指南。

《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启动仪式

中国酒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五五”将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国酒业新文化战略,通过酒业新文化建设,为企业助力,为产业赋能,形成酒企共同发展的“美美与共”,实现文化传承创新的“生生不息”。

酒文化回归初心,酒企如何满足时代所需?茅台高层在酒博会开幕式致辞时已点明核心: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加速“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茅台的转变不止于理念,更见于实践。近年来,茅台通过一系列围绕消费者体验与文化赋能的创新,通过“尊重消费者、连接消费者、服务消费者”三大维度,全面系统性地推动品牌从“产品供应商”向“生活方式服务商”转型。

在产品开发上,相继推出贵州茅台生肖系列、散花飞天、笙乐飞天、“黄小西吃晚饭”,以及“一瓶一日期”的五星商标70周年纪念酒等产品,来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场景打造上,围绕消费者对自由、个性生活的追求,联合央视举办“黄小西T²音乐与艺术节”,邀请消费者亲身体验“茅友嘉年华”IP活动等,在巩固传统场景同时探索“酒 ”新业态。

服务提升上,优化升级茅台文化体验馆、完善i茅台服务体系,聚焦消费者更加便捷、省心的购酒需要,提供即时零售、送货上门等消费服务。

正如宋书玉所言,中国酒业的转型,本质上是一场文化重塑。茅台正在用实践证明,只有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回归文化初心,才能穿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场以文化自觉引领的产业转型,其动能不止于市场增长,更在于激发千年酒文化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共鸣与慰藉——让一盏陈酿,承载起一个行业从品质自信迈向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勋 刘显玉

编辑 张贤梅

二审 贺诗涵

三审 周清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