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金秋开学之际,全市三级检察机关启动“开学第一课”法治宣讲活动,未检检察官们走进全市多所中小学校开展校园普法,结合真实案例,聚焦防范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主题,通过情景课堂、模拟法庭、互动问答等丰富载体以案释法、以情说法,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别开生面的
2025年金秋开学之际,全市三级检察机关启动“开学第一课”法治宣讲活动,未检检察官们走进全市多所中小学校开展校园普法,结合真实案例,聚焦防范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主题,通过情景课堂、模拟法庭、互动问答等丰富载体以案释法、以情说法,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法治课。
三分院、丰都:情景剧场揭秘“高薪兼职”陷阱
“同学,想兼职吗?一小时500块!只要两部手机,一部拨号一部放语音,比打游戏还轻松!”9月9日,市检察院三分院、丰都县检察院走进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生动的“开学法治第一课”。
检察干警化身“狡猾客服”“网瘾少年”“正义检察官”,表演了一场基于真实案例改编的法治情景剧,生动展现了未成年人如何在“高薪兼职”诱惑下一步步沦为诈骗帮凶的过程。台下300名同学聚精会神,不时低声交流,“天上不会掉馅饼,诈骗陷阱可能就在身边!”
在情景剧的震撼余韵中,检察官趁热打铁,开展“手机口”诈骗专题宣讲,从高薪诱惑到话术洗脑、身份伪装等,层层剖析诈骗链条,帮助同学们提高防骗意识。
涪陵:向校园欺凌说“不”的三大锦囊
9月1日,涪陵区荔枝希望小学校园内洋溢着新学期的蓬勃朝气。涪陵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该校法治副校长李姣登上开学典礼讲台,以“树立法治意识,做一名新时代好学生”为主题,为全校200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第一课”。
“法律是什么?什么年龄才算真正长大?更重要的是,什么是校园欺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李姣以一连串贴近同学生活的问题开场,迅速吸引了全场的关注。她结合2024年发生的一起真实案例,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娓娓道来:“欺凌不一定是殴打,起侮辱性绰号、恶意嘲讽、孤立排挤、传播谣言等行为都属于欺凌行为。”
面对欺凌该怎么办?她现场送出三大“反欺凌锦囊”:第一,保持冷静,确保自身安全;第二,找机会向老师、家长或警察求助;第三,加强体能训练培养自信,参与心理辅导及时疏解压力。这堂生动的法治课,在孩子们心中深深种下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种子。
南川:守护“特别”的你
“假如有人故意推你、抢你的东西,这就是不好的行为,可能属于校园欺凌哦。”9月8日,南川区特殊教育中心的教室里,一场“特殊”的法治课正在温暖进行。南川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以亲切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为130余名师生娓娓道来法律知识。
围绕校园欺凌和性侵害等主题,检察官不仅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参与,更用最贴近他们的语言耐心讲解:“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别人不能随便碰,遇到这种情况要勇敢说‘不’,并第一时间告诉老师。”
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回应。“这堂课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为校园安全筑起一道温暖的防线,让法治的种子在他们心中静静生根、发芽。”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武隆:法治副校长的特殊“开学礼”
“同学们,那些与青春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你们都了解多少?”9月1日,武隆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黄雄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为武隆区实验中学送上一份特殊的“开学礼”。
他以“远离犯罪 筑牢法治防线”为主题,聚焦“防欺凌、防性侵、防诈骗”三大青少年成长高频安全问题,结合检察机关办理的真实案例拆解“隐蔽陷阱”,并用朗朗上口的“安全口诀”向同学们传授自护要领,以法治力量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这份‘开学礼’让我收获满满,特别是‘安全口诀’既好记又实用。”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漫过操场,法治的种子悄然种下,为新学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垫江:在专门学校共话“法与未来”
“其实我和你们一样,也在学习怎样更好地成长。”9月11日,垫江县检察院走进垫江县专门学校——建新学校,青年未检干警贺雪松以大哥哥的身份,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温暖而深刻的法治课。
“一开始小陈认为自己是向他人‘借钱’,可后来演变成索要手机、平板,最终面临的就是寻衅滋事罪的指控。”贺雪松用一系列真实的案例串联起整场交流,引导同学们思考着旷课、偷窃、索要他人财物等不良行为,如何悄然引发“蝴蝶效应”,一步步走向犯罪。“12岁、14岁、16岁,法律在告诉我们,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在变化。”他深入讲解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与法律后果,警醒同学们深刻认识犯罪的代价。
“可如果已经犯了错呢?”“犯错不代表终结,重要的是要走好未来的每一步!”课堂最后聚焦改过自新与自我成长,用14条实用建议,帮助同学们学会情绪管理、择善而交、主动求助,一步步重拾信心,走向健康向上的未来。
来源:重庆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