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怀揣着“全人教育”理念的校长,会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置于首位,不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与之相反,若校长一心只追求升学率,整个学校便会弥漫着应试教育的紧张氛围,学生的个性发展
全文长 8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 分钟
校长的风气,首先体现在其教育理念与价值观的引领上。
一个怀揣着“全人教育”理念的校长,会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置于首位,不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与之相反,若校长一心只追求升学率,整个学校便会弥漫着应试教育的紧张氛围,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培养很可能被忽视。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便如同无声的指令,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比任何书面制度更能影响师生的行为和学校的发展方向。
校长的行事风格与工作作风也是其风气的重要展现。
以身作则、勤勉敬业的校长,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全校师生奋发向上。清晨,校长早早地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夜晚,办公室的灯光还伴随着他忙碌的身影。这种敬业精神会在校园里悄然传播,教师们也会更加投入地备课、批改作业,学生们也会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相反,倘若校长作风懒散,对待工作敷衍塞责,又怎能要求师生严谨认真、积极进取呢?
校长对待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更是学校风气的核心。
尊重教师、关爱学生的校长,能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校园氛围。当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时,校长给予耐心的指导与支持;当学生犯错时,校长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倾听、引导教育。在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风气下,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教师能够安心教学,学生也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当然,强调校长风气的重要性,并非否定制度的价值。制度是学校运行的基本保障,它为学校的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校长的风气赋予了制度以灵魂,让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具生命力和灵活性。
校长的风气犹如学校的灵魂,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在追求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重视校长的风气建设,或许才是开启学校发展新局面的关键密码。
《现代学校治理的六项基本能力》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往期精彩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来源:校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