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9月11日电——金秋九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分社迎来重要里程碑。9月10日,卫星通讯社北京分社新址开业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当天,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秘书长努尔兰·叶尔梅克巴耶夫、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等中外嘉宾
北京,9月11日电——金秋九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分社迎来重要里程碑。9月10日,卫星通讯社北京分社新址开业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当天,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秘书长努尔兰·叶尔梅克巴耶夫、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等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上午10时许,卫星通讯社北京分社新址开业典礼正式开始。会场内外装饰一新,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来自外交、媒体、学术、经贸等领域的中外嘉宾、合作伙伴及媒体代表百余人出席。典礼伊始,中俄两国国歌奏响,现场气氛庄重热烈。随后,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努尔兰·叶尔梅克巴耶夫率先致辞。他表示,卫星通讯社北京分社作为国际主流媒体,在华影响广泛,是“在华外国媒体中公认的领军者,并在多项指标上保持着纪录”。叶尔梅克巴耶夫秘书长称赞卫星通讯社在报道国际事务、推动多边对话、促进媒体合作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在致辞中表示,卫星通讯社作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对外新闻机构之一,在中国具有极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大使指出,北京分社的新址开业,是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的缩影,也是两国媒体务实合作成果的生动体现。
郭嘉昆代表中方致辞。他肯定了卫星通讯社多年来对中俄关系、国际局势和全球热点的权威报道,指出其积极推动中外媒体交流互鉴,助力中国故事和世界声音的双向传播。郭嘉昆表示:“我们欢迎包括卫星通讯社在内的外国媒体在中国发展壮大。
卫星通讯社总编辑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致辞,回顾了北京分社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他说:“自2007年北京分社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真实、全面、客观报道中国及亚太地区新闻,为全球受众搭建了解中国、理解世界的窗口。
北京分社负责人在发言中感谢中俄两国政府、媒体同行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他介绍了新址的办公条件、新闻制作及信息技术升级情况,指出新分社不仅将提升新闻采编效率,还将为多语种、多媒体内容生产提供更优质的平台。
卫星通讯社作为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和全球性新闻机构,近年来持续扩大在华业务版图。北京分社除承担俄文、中文、英文等多语种新闻报道外,还积极策划国际访谈、论坛、图片展、视频直播等多样化内容,深受中外受众青睐。
在全球信息传播格局深刻变化背景下,卫星通讯社不断尝试跨平台、跨语种、跨文化传播新模式。分社记者常年活跃于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体、社会等各大新闻现场,及时报道中国两会、进博会、上合组织峰会、北京冬奥会等重大国际活动。
出席典礼的多国外交官、国际组织代表纷纷对卫星通讯社北京分社的新起点表示祝贺。上合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指出,媒体合作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信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多位中国学者也表示,卫星通讯社北京分社的专业团队和多视角报道,为中国与俄罗斯、欧亚各国之间的人文互鉴和民间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撑,是推动亚欧大陆多边合作的桥梁。
新址落成后,卫星通讯社北京分社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分社负责人透露,未来将拓展短视频、数据新闻、人工智能写作等新兴领域,让新闻报道更加直观、及时和多元。分社还将加强与中国高校和智库的合作,培养国际化新闻人才,深化联合调研和学术交流。
此外,分社计划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国际传播,向全球受众讲好中国与合作国家的互利共赢故事。卫星通讯社总部也表示,将持续加大在华投入,提升多语种多平台传播能力。
卫星通讯社北京分社新址开业典礼圆满举行,标志着中俄媒体交流与国际传播合作迈入新阶段。展望未来,分社将继续以专业精神和创新思维,增进中俄友谊,促进多边对话,为全球受众提供真实、客观、多元的新闻服务,助力构建开放、包容、互信的国际传播新格局。
来源:沈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