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9月10日,波兰总理图斯克表示,俄罗斯无人机当天对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空袭,期间有19个“不明物体”(事后证实是俄军无人机)闯入了波兰领空。波兰空军的F-16紧急出动,与此同时,其他北约国家空中力量也被迅速激活。荷兰空军甚至派出了麾下最先进F-35,在意
F-35突然扑向俄军目标,波兰紧急要求北约下场,川普:好戏开始了。
看起来,俄乌冲突似乎又要朝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
当地时间9月10日,波兰总理图斯克表示,俄罗斯无人机当天对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空袭,期间有19个“不明物体”(事后证实是俄军无人机)闯入了波兰领空。波兰空军的F-16紧急出动,与此同时,其他北约国家空中力量也被迅速激活。荷兰空军甚至派出了麾下最先进F-35,在意大利预警机和美国加油机的协同支援下,成功击落了部分闯入北约领空的目标。
好嘛,知道的知道来的是俄军零零散散的几架无人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俄军的轰炸机群黑云压城了呢。为了打几架手搓出来的、价值撑死也就几百美元的无人机,北约这头又是预警机、又是加油机,甚至连隐身战机都出动了。我寻思你们北约至于吗?
当然,我怎么想的无关紧要,关键是波兰人应激了。图斯克指责俄方侵犯波兰领空,称此举是“史无前例的挑衅”,还说这是波兰“自二战以来最接近公开冲突的时刻”。
怒不可遏的波兰政府迅速采取了两个关键行动。先是波兰外交部紧急召见了俄罗斯驻波临时代办,递交了措辞强硬的抗议照会;其次,也是更关键的一步,波兰正式向北约成员国的身份提出请求,要求后者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款。
该条款规定,当任何一个北约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全体成员国应共同展开紧急磋商。这虽然不等同于启动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即对一国的攻击视为对全体成员的攻击),但它无疑是将整个北约联盟拉到危机处理第一线的标志性举动,也是通往局势全面升级的危险一步。
在此次事件发生之后,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瞬间聚焦到了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马克龙表示“不可接受”,斯塔默怒斥“鲁莽冒险”,德国、捷克等北约国家也纷纷下场,争先恐后地对波兰作出了旗帜鲜明的表态支持。
就在波兰及其欧洲盟友正为如何应对这场突发危机而焦头烂额之际,川普却在“真实社交”上发布了一条让欧洲人,尤其是波兰人摸不着头脑的帖子:
“俄罗斯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了?这是怎么回事?Here we go。”
“Here we go”英文短语有着多重含义,它可以是“我们来了”,也可以是“瞧,果然出事了”,还可以是“好戏就要上演咯”,视情况而言,它完全可以在一个句子成分拥有双重甚至是三重含义。
因为川普本人的发言风格就是喜怒无常、阴晴不定的,所以谁也掐不住他说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想表达对北约盟国的同情和力挺呢?还是在为一个可能让他大出风头的机会而摩拳擦掌呢?亦或单纯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呢?就川普这人那不按套路出牌的性格,这事还真不好说。
在我们这样的吃瓜群众看来,川普的语焉不详自然是把戏剧效果拉满了,但这就让急切寻求美国明确立场的波兰官员陷入了困惑与焦虑。波兰人迫切地想要知道,川普所谓的“好戏”究竟指的是啥?
掉落在波兰境内的俄军无人机残骸
是美国将加速向波兰交付其早已订购的F-35战机和“爱国者”导弹呢?
还是向俄罗斯施加新一轮的严厉制裁呢?
亦或是号令北约上下,对俄罗斯作出更加激进的军事回应呢?
在与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的通话中,川普虽然确认了所谓之“牢不可破的北约盟友团结”,但并未给出任何具体的承诺,这就给这场危机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巧合的是,事发之时,川普的乌克兰问题特使正在前往波兰的途中,这就更让外界对华盛顿的真实意图猜测纷纷。
随着俄军无人机的残骸在波兰境内数百公里的范围被陆续发现,事件的真相却愈发扑朔迷离。至少三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像三条岔路,指向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第一种解释:这是俄罗斯的蓄意战略挑衅。
初步的调查结果似乎正将矛头指向莫斯科。被击落的无人机中,包含了多架“非洲菊”诱饵无人机,这种无人机是可以不携带炸药的,专门用于迷惑和消耗对方的防空系统。
更关键的证据是,在这些无人机的导航系统残骸中,调查人员发现了波兰和立陶宛的本地电话卡。这意味着,这些无人机并非简单依赖卫星导航,而是利用了当地的4G移动网络进行实时定位和航线修正。
波兰人正在检查俄军无人机残骸
这种程度精心准备已经超出了“误闯误入”或“信号丢失”的范畴。部分俄军无人机甚至被发现加装了额外的油箱以延长航程。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令波兰人不安的结论:这是一场经过周密策划的侦察行动,其目的就是为了绘制北约前沿的防空雷达部署,并测试F-35这类北约顶级隐身战机在实战环境下的反应能力和拦截效率。
第二种解释:是俄军无人机在复杂电池环境下的技术失控。
根据白俄罗斯国防部披露的说法,事发当晚,白军防空部队也同样击落了多架“因为电子战干扰而偏离航线”的俄军无人机。更不寻常的是,白军总参谋长穆拉维科声称,他们通过军事热线,提前向波兰和立陶宛通报了空域态势,甚至共享了雷达数据,以帮助对方进行预警和拦截。
在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下,俄方盟友与北约成员国展开这种合作,这是极不寻常的。它揭示了另一种可能性:在乌克兰战场上空极其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下,俄军的无人机集群发生了系统性混乱,最终意外闯入了波兰领空。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事件的性质将从“蓄意的军事挑衅”降级为“严重的技术事故”。而这也让俄方的“没有计划攻击波兰境内目标”并表示愿意磋商的声明,多了一丝可信度。
第三种可能:则是乌克兰在故意“借刀杀人”。
在事件发生后,泽连斯基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发表了声明,指责俄军无人机这次就是冲着波兰去的,并紧急呼吁美西方对俄罗斯作出“联合回应”。
因为小泽的反应实在太快,所以部分分析人士不由得产生了怀疑,怀疑乌方搞不好是在借此试图绑架北约,将俄乌冲突升级为俄罗斯和北约之间战争。一旦北约被迫启动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俄乌冲突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而这也是小泽做梦都想看到的场景,因为这是他理论上实现逆风翻盘的最大机会。
但是很遗憾,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北约方面完全没有要把事情闹大的打算。在波兰政府提出要就北约第四条款展开紧急磋商的要求之后,北约虽然是开了个会,但也就是开了会,会开完之后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北约虽然不认可俄方所谓的“无人机误入”之说,但也同样没将俄军此举视作是俄军对北约的“袭击”。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事在舆论场上最多再吵吵个几天,完了也就消停了。没有人会相信,北约会为了区区几架闯入波兰领空的俄军无人机就对俄罗斯大打出手,尤其是在美国明显没有兴趣下场掺和的情况下。
不光是我,这事但凡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我看国内有很多网友都对这事发表了妙评,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条,大概是这么说的:
“北约的军事底线怕不是比裤腰带都富有弹性。”
“说真的,北约真的有点像保险公司。给你推销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结果真出了事就高高挂起,这个免赔,那个也免赔。”
“北约的英文简称(NATO)起得真是贴切,No Action, Talk Only,光说不练嘛。”
平心而论,要是北约真想打,其实理由怎么着都能找得到,现在之所以躲躲闪闪、吱吱唔唔,说穿了有贼心却没那个贼胆。这样的北约我也不知道加入了到底图个啥,出了事不给你理赔的保险还有续费的必要吗?亏乌克兰还削尖了脑袋一个劲儿往里头钻,完了还不惜和俄罗斯大打出手,最后就换来川普一句“好戏开场咯”,北约一声“俄军无人机进入波兰不被视为袭击北约”,值得吗?
来源:孤烟暮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