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创新好药加快入市服务民生!我市医药企业负责人共话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机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16:05 1

摘要:昨天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链兴烟台·品牌增动能”主题系列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链记者见面会。见面会邀请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链链主企业相关负责人,向在场记者展示企业创新发展成果,讲述高质量发展故事,共话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机遇。

昨天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链兴烟台·品牌增动能”主题系列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链记者见面会。见面会邀请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链链主企业相关负责人,向在场记者展示企业创新发展成果,讲述高质量发展故事,共话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机遇。

绿叶制药

三大策略保持研发创新优势

绿叶制药集团成立于1994年,在中国、美国和欧洲设有研发中心,拥有“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第一梯队企业,自2021年以来,绿叶制药在抗肿瘤与中枢神经领域已成功实现14个新产品在全球多个市场获批上市,其中Rykindo^®与Erzofri^®两款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创造了“首个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并在美国获批上市的中枢神经新药”的里程碑。

在行业竞争加剧和集采常态化的背景下,企业如何保持研发创新优势?“绿叶制药主要通过三大策略来构建并维持我们的创新差异化优势,并平衡创新价值与可及性。”见面会上,绿叶制药集团副总裁、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旭介绍。深耕核心技术平台,打造高技术壁垒。绿叶制药不仅关注开发速度,更追求创新的“深度”和“独特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绿叶制药的抗抑郁新药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与市场上仅作用于1-2个靶点的传统药物不同,若欣林通过一种全新的分子结构,同时且均衡地调节三种与抑郁核心症状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这种分子结构的创新,本身就构成了最坚固的专利和法律壁垒。其次,是以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绿叶制药的研发管线紧密聚焦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复杂疾病领域,这些领域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例如新获批的镇痛药米美欣^®,它在提供强效镇痛的同时,通过新配方显著降低了阿片类药物的滥用风险和便秘副作用,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第三,关于可及性与可负担性,绿叶制药采取的是多元化的市场策略。“我们积极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让创新药以更合理的价格纳入医保目录,大幅降低了患者的自付比例。”李世旭说。另一方面,绿叶制药还开展了多元化的患者援助项目,例如通过慈善基金会向符合条件的患者捐赠博优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切实减轻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

确保全球质量标准的统一与卓越,是绿叶制药集团战略的核心。绿叶制药实行全球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框架,依靠强大的执行与监督体系,践行“质量为先,服务人类健康”的承诺。未来,绿叶制药将持续强化创新药物研发与全球市场布局,推动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体系的深度应用,让更多患者以可负担的价格享受到国际品质的创新药物。

荣昌生物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昨天的记者见面会上,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温庆凯介绍,荣昌生物已有两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均属国家医保目录产品。一款是全球首创双靶点治疗B细胞介导的一系列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物新药“泰它西普”,另一款是我国首个国产抗体偶联(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此外,治疗眼科疾病的全球首创VEGF/FGF双靶点生物新药RC28,预计将有糖尿病黄斑水肿、老年湿性黄斑变性两个适应症获批上市。目前,以上三款核心产品均实现了授权合作,积极主动融入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循环。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以创新促发展,以国内市场打牢发展基础,以国际市场拓宽发展空间,创造出崭新的创新发展格局。荣昌生物积极投身其中,一方面加速创新药在国内上市,快速推进商业化;另一方面推进创新药“出海”创收,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目前,荣昌生物已先后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15项,聚集了30余名国家级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研发产品均瞄准同类首创、同类最佳。

创新药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当下这个历史阶段的核心环节就是转化。在温庆凯看来,烟台市对创新药产业非常重视,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创新药发展新质生产力,荣昌生物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和见证者。荣昌生物将加速推进“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拓展适应症范围,同时高效推进在研产品的临床进度,眼科新药RC28今年下半年递交上市申请,PD1/VEGF双抗药物RC148获得了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突破性疗法认定,新型ADC药物RC278、双抗ADC药物RC288的研发进展顺利,均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积极与跨国药企接洽,推动管线其他产品“出海”事宜。

“下一步,荣昌生物将始终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核心的理念,持续加大新药研发力度。”温庆凯说。荣昌生物将快速推进商业化进程,不断满足全球尚未被满足的巨大临床需求,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为健康中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生物医药集团

解决部分原料依赖进口的问题

在牟平区有一个充满朝气的园区——蓝色药谷・生命岛,它不仅以灵动的命名传递出对生命健康产业的蓬勃期许,更以实打实的建设成果与发展势能,成为生物医药集团“1+3+X”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中极具活力的核心载体。

“蓝色药谷·生命岛不同于国内其他园区,在规划之初,就搭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平台为支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销售—研发—中试转化—检验与审批—生产—销售’闭环式垂直生态体系。”在记者见面会上,烟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志华介绍。生物医药集团规划建设的蓝色药谷·生命岛是由“一区三园四岛”组成,是烟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载体,总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

如今,这座“生命之岛”已成功吸引了34家医药生产、研发、运营等企业,园区企业24款一类创新药物获得国内外31个临床批件,医疗器械领域有4款二类、3款一类产品上市销售,共申请专利223项,成功授权102项,其中发明专利88项。园区始终坚持错位发展理念,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凭借具有国内最大面积的同位素生产环评资质,引进了核药双寡头之一的东诚药业等13个核药板块,建设国内首台医用同位素生产用加速器,解决了部分同位素原料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作为国企背景的“链主”企业,生物医药集团在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上经验独特。一是“平台化共享”打破产业壁垒。中试平台不仅服务园区企业,更向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开放共享。二是“资本化赋能”培育产业梯队。生物医药母基金作为市级产业投资母基金,规模达100亿元。三是“政策化衔接”打通落地堵点。实施全员企业服务机制和“政策直通”机制,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作为扎根烟台、服务全国的产业平台,下一步生物医药集团将继续以“链主”担当,让更多“创新好药·烟台制造”生物医药好品加速走向市场、服务民生。

YMG全媒体记者 逄苗

责编:王修齐

来源:大小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