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亩林下空间种出“致富叶”!我区首次实现紫苏规模化林下种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4:30 1

摘要:在阳坊镇集体林场,首批成熟的紫苏郁郁葱葱,长势喜人。80余名当地村民员工高效采收打包,单日采收量可达1吨。北京农学院林下经济团队在整个紫苏生长周期提供科学指导,在采收环节,专家导师带领课题组学生深入田间林地,现场指导林下种植管理技术,同时采集样本,返回校园后将

今年,阳坊镇积极拓展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联合北京农学院实施林下紫苏试种项目,于9月迎来首批集中采收,标志着我区首次实现紫苏规模化林下种植。

在阳坊镇集体林场,首批成熟的紫苏郁郁葱葱,长势喜人。80余名当地村民员工高效采收打包,单日采收量可达1吨。北京农学院林下经济团队在整个紫苏生长周期提供科学指导,在采收环节,专家导师带领课题组学生深入田间林地,现场指导林下种植管理技术,同时采集样本,返回校园后将进一步进行实验室研究。

紫苏具有耐阴、喜湿润,分枝再生能力强等特点,可进行多茬采摘,经济价值较高。今年年初,北京农学院林下经济团队与阳坊镇开展多轮座谈和调研,根据前期土壤采样检测、林地条件评估,选定紫苏为林下种植作物。本次林下紫苏试种面积达300亩,是我区首次在林下大规模种植紫苏。今年内,林场预计还将开展二至三批集中采收,收获的紫苏将送往工厂进行深加工,用于制作紫苏酱,进一步供向全国市场。

“发展林下经济需注重生态优先,在此基础上努力增加附加收入。”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副教授、阳坊镇发展林下经济专家顾问田晔林介绍,“阳坊镇这片林地郁闭度适宜,紫苏长势繁茂,今年首次试种预计总产量可达6吨,明年可通过多茬采收,继续提高经济价值。”

该项目是阳坊镇与北京农学院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的有益探索,既有效推动了高校科研成果在区域林业发展中的转化应用,也为昌平高校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全程参与项目的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李安安分享道,“从选种、播种到如今收获,我们亲眼见证了课堂知识转化为切实的生产应用,能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深感荣幸。”

依托项目经验,田晔林课题组还将紫苏知识带进课堂,不仅面向本校学生分享经验,也向中小学生进行科普。“希望撬动更多人群了解紫苏及其相关产业。” 李安安继续说道。

此次林下紫苏试种项目不仅有效盘活了林下土地资源,提升林地附加值,更实现了生态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赢。下一步,阳坊镇将持续关注后续的紫苏培育与采收工作,并联合北京农学院进行林下不同品种作物的试种,总结新作物引进经验。探索适宜本地区林下发展的路径,为全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模式经验。

图文/李佳硕

来源:北京昌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