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种玉米的乡亲们,每年到了玉米长个儿的时候,心里都揣着俩“怕”:一怕雨水多了玉米疯长,秸秆细得跟筷子似的,风一吹就倒,到时候收玉米能累断腰;二怕施肥少了不高产,施肥多了又心疼钱,还容易把玉米“喂”得贪青晚熟。
咱种玉米的乡亲们,每年到了玉米长个儿的时候,心里都揣着俩“怕”:一怕雨水多了玉米疯长,秸秆细得跟筷子似的,风一吹就倒,到时候收玉米能累断腰;二怕施肥少了不高产,施肥多了又心疼钱,还容易把玉米“喂”得贪青晚熟。
但今年不一样了!村里老王家和小李家种了两个“超级玉米品种”,人家既没打控旺药,也没多撒化肥,玉米杆儿长得敦实,结的棒子还特别大,台风来的时候邻地的玉米倒了一片,就他俩的玉米站得笔直。今天就给大伙儿好好说道说道这俩“省心品种”,咱明年种玉米也能少遭罪、多打粮!
第一个:登海1717——“矮个子”也有大能量
先说说登海1717,这品种打眼一看就和普通玉米不一样——秸秆不算高,也就一人来高(大概2.4米左右),但杆儿特别粗,用手一捏硬邦邦的,跟小拇指似的,这就是它“不用控旺”的关键!
咱以前种的玉米,一到雨季就跟“拔苗助长”似的,秸秆蹿到3米多高,底下的节儿又细又长,风一刮就“折腰”。所以每年都得买控旺药,要么自己背着喷雾器打,要么雇人打,一亩地光药钱和工时费就得多花二三十。但登海1717天生就是“矮壮型”,它的秸秆节间短,还自带“抗倒伏基因”,就算雨水多,也不会疯长,省下了控旺的麻烦和钱。
再说说用肥的事儿。老王家种登海1717的时候,一开始还担心“少施肥会不会不结棒”,就比往年少撒了一成复合肥,结果到了灌浆期一看,玉米棒个个都长到20厘米以上,籽粒还特别饱满,一点没比多施肥的差。后来问了农技员才知道,这品种的根系特别发达,能扎到地下深处吸养分,就算地里肥料不算多,也能把养分“抓”得牢牢的,一亩地下来,光化肥钱就省了四五十。
最让老王满意的是它的抗倒伏能力。今年7月份那阵台风,村里不少玉米地都倒了,有的趴在地上连穗都泡烂了,收的时候只能蹲在地里掰,还得把秸秆拉出去,累得够呛。但老王的登海1717,就最边上几棵歪了点,大部分都好好的,收割机直接开进去收,又快又干净。最后算账,一亩地收了1600多斤玉米,比往年种普通品种多收了200来斤,还省了控旺、施肥的钱,里外里多赚了不少!
第二个:农科大8号——“省肥冠军”还抗病虫害
再来说说农科大8号,这品种是小李家种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省肥”和“高抗”,特别适合咱村里那些地块不算太肥,或者不想多投入的乡亲。
小李家的地是坡地,以前种玉米,因为地力不算好,每年都得多施点肥才能保产量,一亩地光化肥就得撒150斤。今年种农科大8号,农技员让他减到120斤,还说这品种“能吃粗粮”,就算地里养分不算足,也能集中养分长棒子。小李半信半疑试了试,结果到了吐丝期,玉米穗长得又匀又大,而且秸秆比登海1717还抗造——它的秸秆表皮厚,还有蜡质层,不仅风刮不倒,连玉米常见的大斑病、锈病都没染上,整个生长期就打了一遍杀虫剂,省了不少农药钱。
为啥农科大8号这么省肥?后来小李专门去问了种子站的人,人家说这品种是“高效利用养分”的能手,普通玉米吸收10份养分,可能只有5份用到结棒上,剩下的都浪费了;但农科大8号能把8份养分都用到籽粒上,所以就算少施肥,产量也不低。今年小李家的农科大8号,一亩地收了1500多斤,虽然比登海1717少一点,但他的地是坡地,能有这产量已经很知足了,关键是省了化肥和农药钱,算下来比往年还多赚了。
种这俩品种,还有3个“小窍门”
咱知道了这俩品种的好处,要是明年想种,还有几个小细节得注意,不然可能白瞎了好品种:
1. 播种别太密。这俩品种都属于“大穗型”,结的棒子大,所以得给它们留够空间。一般来说,一亩地播4000到4500棵就行,别跟种普通玉米似的播5000多棵,不然太挤了,养分不够,棒子反而长不大。
2. 基肥用“缓控释肥”更省心。虽然这俩品种省肥,但基肥还得施足。建议大伙儿用缓控释肥,一亩地撒100到120斤,后期就不用追肥了,省得大热天背着肥料去地里撒,还能避免追肥不当导致玉米疯长。
3. 浇水别太勤。这俩品种的根系都发达,耐旱性不错,除了播种后和灌浆期这两个关键期,要是雨水正常,基本不用浇水。尤其是雨季,别再浇水了,不然地里积水,反而容易烂根。
最后说句实在话
咱农民种地,图的就是个“省心”和“高产”。以前种玉米,又是控旺又是追肥,还得担心倒伏,操了不少心,产量还不一定高。但这俩“免控旺、省肥、高抗倒”的品种,正好解决了咱的痛点。
当然,咱也得记住,好品种也得配好管理,不是说种上就不管了。只要咱按上面说的窍门种,明年咱也能像老王和小李那样,少花钱、少遭罪,玉米长得敦实,产量还高,到了卖玉米的时候,钱包肯定能鼓起来!
要是大伙儿身边有人还在为种玉米发愁,不妨把这俩品种推荐给他们,咱一起把玉米种得更好,日子过得更红火!
来源:兰姐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