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这样培养萌娃心理觉察能力太有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0 09:30 1

摘要:我在幼儿园工作十年,见过不少孩子读不懂他人情绪的情况。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客人已经很疲惫了,可孩子还是拉着人家陪自己玩;在幼儿园里,有小朋友伤心哭泣,自己孩子却像没看见一样。其实,这就是孩子心理觉察能力不足的表现。

我在幼儿园工作十年,见过不少孩子读不懂他人情绪的情况。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客人已经很疲惫了,可孩子还是拉着人家陪自己玩;在幼儿园里,有小朋友伤心哭泣,自己孩子却像没看见一样。其实,这就是孩子心理觉察能力不足的表现。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该怎么解决呢?我总结出了一个三维度培养体系,从观察力、共情力、表达力这三个方面来提升孩子的心理觉察能力。观察力能让孩子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共情力可以让孩子感受他人的情绪,表达力则能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培养方法也不一样。下面我就按照孩子的年龄,分享一些具体的做法。

2 - 3岁的孩子正处于感官发展的敏感期,这个阶段主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可以和孩子玩气味识别游戏,准备几个小瓶子,装上不同气味的东西,像柠檬、醋、香水等,让孩子闻一闻,猜猜是什么。还能带孩子去超市,做物品归类的环境观察练习,让孩子把水果、蔬菜、零食等分别放在一起。家长要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比如“你发现苹果和香蕉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思考。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家长得有耐心倾听他们简单的描述。

到了4 - 5岁,孩子的情感认知开始发展,重点就要培养共情力了。角色扮演对话是很好的方法,比如模拟医院看病的场景,家长扮演医生,孩子扮演病人,通过对话让孩子感受病人的难受和医生的关心。也可以一起读绘本,读到故事里人物有情绪变化的地方,问问孩子“你觉得他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引导孩子去体会他人的感受。

6岁以上的孩子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这时候着重培养他们的表达力。可以组织家庭讨论,比如讨论周末去哪里玩,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还能玩情绪卡片游戏,准备一些写有不同情绪的卡片,像开心、难过、生气等,让孩子抽到卡片后,描述一个自己有这种情绪的场景。

在培养孩子心理觉察能力的过程中,有些常见的误区需要注意。有些家长过度干预孩子,孩子一有行为就马上纠正,这会让孩子变得胆小、不敢表达自己;而有些家长则放任不管,觉得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了,这会让孩子错过最佳的培养时期。其实,我们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去探索和尝试,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和帮助。

为了让孩子的心理觉察能力得到长效提升,我建议家长可以坚持写家庭观察日记。记录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比如什么时候表现出了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什么时候情绪表达有进步等。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看看孩子在观察力、共情力、表达力方面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养方法。

培养孩子的心理觉察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需要家长长期陪伴和耐心引导。通过日常互动、游戏化教学、情感引导这三个维度的方法,结合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一定能让孩子在自我感受和他人情绪觉察方面越来越敏感。

来源:小小筱筱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