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日的洛阳华洋校园,浮动着一种沉甸甸的热望。九月十日的天空,是一整幅均匀晕染开的灰蓝色,云层厚重,却滤掉了灼人的骄阳,只余下初秋温吞的低气压。在北方特有的这层含蓄帷幕下,华洋学校两千余颗年轻的心,伴着师长们期许的目光,正为一个新学年的启航而澎湃——这恰逢我们共
华洋校园新学年启航:共赴新程,梦想飞扬
作者:卢新松
秋日的洛阳华洋校园,浮动着一种沉甸甸的热望。九月十日的天空,是一整幅均匀晕染开的灰蓝色,云层厚重,却滤掉了灼人的骄阳,只余下初秋温吞的低气压。在北方特有的这层含蓄帷幕下,华洋学校两千余颗年轻的心,伴着师长们期许的目光,正为一个新学年的启航而澎湃——这恰逢我们共和国的第四十一个教师节,一个属于灵魂园丁的特殊荣光时刻。
上午九时整,庄重的旋律击穿了凝滞的空气。国旗护卫班学子挺直的脊梁与灼灼目光,织就了一道无形的阶梯。那耀眼的红色,伴随着雄浑的国歌音节,在全体师生肃穆的仰望中,一寸寸攀升,定格于桅杆之巅。那一刻,风声止息,唯有旋律激荡;空气沉甸,而胸膛里的热力足以蒸腾起希望。国旗卷动晨风,猎猎作响,拉开了这场名为“共赴新程”的序幕。
启程:心之所向,星火引航
“教育的旅程,始于每一次真诚的仰望。”首席专家顾问李有忠同志声音温润,却充满千钧之力。他回溯过往,目光掠过师生共同书写的累累硕果;他面向初来者,笑容里是敞开的怀抱。对华洋学子,他擘画三幅图景:以“德才兼备”为磨刀石,锤炼灵魂的修行者姿态;以“乐学善思”为风帆,做探索未知疆域的逐梦人;更当以“胸怀家国”为天宇,锻造敢于担当的脊梁骨。话音落点,是对台上并肩而立同道的深切期许:他以“教育家精神”为人格灯塔,照亮育人初心;以“终身学习”为攀登阶石,垒高专业之峰;以“大爱不言”为生命底色,润泽每颗幼小心灵于无声。“教育不止于传授,它是唤醒,是点燃。”台下掌声如潮,仿佛回应着这共同的心声。
回响:故土情深,文脉传承
一个熟悉的身影踱步台前,眼神深邃而温和。华洋发展的见证者——著名作家赵克红,此刻更像一位归来的故交。“作家眼里,校园是最生动的文本。”他俯视台下青葱面庞,声音流淌如秋日洛水,“龙门石窟镌刻千年梦想,洛河流淌不息文明。而华洋之根,正深植于这片厚土,汲取着历史的养分。”他动情地描述着对这所校园最深的触动:中西理念在这里从容融合,如水墨交融;知识学习与品德修炼同步践行,知行合一。这并非浮于表面的标签,而是渗透在每一个晨曦课堂、每一句师长叮咛、每一次活动感悟中的教育温度。“这般土壤里,文化的种子终将破土,在你们心里长成参天巨树。”他引诗相赠:“‘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孩子们,请紧握心中所念,不畏征途,步步坚实,金玉终成。”
少年心语:童话初页,新册待启
初一(3)班的朱毓聪声音清亮,穿过整个操场。她回望小学岁月,目光里带着依恋的滤镜:“那像一本被小心珍藏的童话书,字里行间全是闪闪发光的回忆:初入校门的惊奇——教学楼的宽广,绿茵场的柔软,走廊转角老师温暖的笑容,还有新伙伴眼中同样的好奇光芒……”童稚在笑语与挑战中悄然蜕变。她扬起脸庞,语气坚定而充满憧憬:“初中呢?它就像我们刚刚翻开的冒险日记,等待我们蘸满汗水与墨水,亲手书写每一个章节。” 站在“七年级”这道新鲜的门槛上,她向同龄人发出清澈邀约:做“勤学好问的追光者”,追索知识的星辰,步履不停;做“团结友善的同行者”,在协作中彼此支撑,共享荣光;做“遵守规则的小卫士”——校园规则不是捆缚的绳索,而是护卫梦想的铠甲。“按时赴约、不追逐嬉闹、认真洒扫寸土——这些点滴的恪守,织就的是安全与秩序的围栏,让我们得以安心埋首书卷,自在生长。它教会我们的,是对自己最深沉的责任。”
她的话语激起了涟漪,而随即而来的声浪,则如惊雷撞击着每一个人的耳膜。毕业班教师团在领誓人王振亚老师带领下,齐刷刷举起右拳。
誓言铿锵:守护长路,烛照未来
“我是一名光荣的华洋毕业班教师!肩上,扛着学子的未来,学校的荣光!
脚下,踏着培育栋梁的沃土,迈向辉煌的征程!”领誓人王振亚老师目光如炬,声若洪钟。数十名毕业班教师的声音凝成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回荡在灰蒙蒙的天宇下:“面对使命,我庄严承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以爱育人,以德化人!
做学海引渡的良师,做征途风雨中的益友!面对挑战,我斗志昂扬!与学生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为理想保驾护航,全力以赴!用智慧点燃希望,用汗水浇铸梦想!大爱无言,润物无声……”誓言层层递进,最终如火山喷发:“让我们共同奋斗,助力华洋学子,金榜题名!让我们努力拼搏,谱写华洋学校的灿烂篇章!
再创辉煌,永铸荣光!”
那声音,是磐石的坚定,是松涛的激荡,是对未来的全部许诺与无畏担当。日复一日粉笔微尘染鬓,年复一年晨曦暮霭里的坚守,在此刻化为最深沉的回响。他们在岁月的书页里以担当镌刻力量,用成绩铸就不朽的页码。
杏坛回音:化光为风,化爱为雨
高中部教师代表武一言的发言,如一股清泉,温柔地注入前一刻誓言轰鸣后留存的巨大精神空间中。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他声音清越,带着诗意的感喟,“在这沉淀着夏日绚烂、拥抱秋之丰盈的时刻,我们又一次立于崭新的起点,一个孕育无限可能的学期正在铺展。”
他俯视校园里青春的潮汐,眼含真诚:“此刻站在这方讲台,荣耀之外,心中更盛满感激。感谢学校,将梦想安放在我们手中;感谢同路伙伴,让每一次探索有了支撑;感谢亲爱的同学们,是你们对未知的向往、对真知的追求,赋予‘教师’这个名称最磅礴的生命力与最厚重的意义。”
“教育是什么?”她自问,目光柔和却极有分量,“它是一束光,温柔地,照亮你们在未知森林中寻路的方向;它是一阵风,轻盈地,托举你们尝试飞翔的稚嫩羽翼;它是一场雨,无声地,渗入你们心壤深处,只为滋养那梦想悄悄抽芽。”在“以生为本”的信念旗帜下,他代表所有耕耘者表态:将倾尽仁心与专业,孜孜不倦地引导少年,去发现自己心中那片璀璨的星空,去跨越前路上的一道道山岭。“我们的存在,只为成全你们独一无二的飞翔。”
汇聚激流:跨越山海,声动星河
当俄国外教Nika轻盈地走向前台,那卷曲的金发和清澈的微笑,宛如一抹鲜明的亮色,划破会场的气氛。精通五国语言的她,此刻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却是以英语表达着对于华洋的挚爱与期待。
“Every step I take in Huayang feels like crossing bridges of understanding,”她的声音清澈如溪流,“You are not just learning a language; you are building connections, opening windows to worlds vast and new.” (“在华洋的每一步,都像跨越理解的桥梁。你们所学不只是语言,更是编织联系,为通往广阔新奇的世界开启一扇扇窗。”)她讲述着从伏尔加河畔到洛河之滨的教育旅程,她的热爱跨越了山峦海洋,正与华洋“立足河洛,对话天下”的初心同频共振。那流淌而出的异国语言,此刻成为一弯绚丽的彩虹,悬挂在充满可能性的新学年起始之处。
点睛华章:执梦高翔,心暖长空
典礼的余韵凝结在最后一幕。成百上千张年轻而热切的脸庞仰望着天空。五颜六色的气球,此刻被稳稳地托在一双双掌心中。没有激昂的宣告,没有华丽的乐曲背景。在一种奇异的肃穆与喜悦交织的寂静里,伴随着一声悠长而清越的信号哨音划破空气——“嘟!”。
刹那间,千百束斑斓的色彩倏然挣脱牵引,向着那片灰蓝色的穹顶奋力腾跃。气球群如同被吹散的庞大花团,又像是巨幅画卷上骤然泼洒开的流动彩墨。升腾,旋转,彼此追逐,碰撞,又在更高处汇成奔涌的彩色河流。云层依然低垂厚重,并未撕开明净的蓝,但这万千色彩的舞蹈,却以生命的鲜活瞬间点亮了整个视野。天宇深沉,更衬得这斑斓升腾愈发明艳夺目。它们愈飞愈高,渐次化作星点,直至融入无垠的灰蓝深处。
学生们仰着头,眼神随着那些渐小的色彩无限延伸,脸上荡漾开来的笑容,比想象中的阳光更加明媚灿烂。那笑容里,有对眼前奇景纯粹的欢喜,亦有对即将铺展于脚下的漫漫长路的期待,如同心中被悄悄点燃又高高放飞的光点。这升腾的不只是橡胶与氢气的结合体,它恰似那被无数师长心血与热望鼓起的“教育家精神”之帆,更是全体华洋人手中托举、胸中澎湃的无数梦想雏形。纵然天色沉沉,但梦想的气流足以托举一切色彩向着无垠高远飞驰。
彩球升空处,心暖天地宽。
来源:一轮明月皎洁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