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没人碰的奖杯?黑历史被翻,辛芷蕾翻身让对手都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11:46 1

摘要:谁也想不到吧,前一天国内还在为85花杂志封面吵破天,第二天辛芷蕾直接拎着威尼斯影后奖杯回国。

都说娱乐圈水深,这次“造神打脸”真让人看懵了

辛芷蕾这一夜,恐怕比她自己还觉得魔幻。

谁也想不到吧,前一天国内还在为85花杂志封面吵破天,第二天辛芷蕾直接拎着威尼斯影后奖杯回国。

社交平台上,那句“闷声发大财”像是为她量身定制的。

14年没人能碰到的奖项,就这么冷不丁落到她身上。

别以为娱乐圈的天花板是靠“混脸熟”混出来的。

这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全球公认的三大之一,含金量不是随便刷个大红毯能比的。

六年前,谁又会觉得辛芷蕾能从一堆“陪跑”演员里杀出来?

那会儿“如懿传”还没播,她在节目上说想做国际巨星,评论区直接炸裂,酸话比弹幕还快。

结果,现实狠狠打脸,连她自己都发懵,领奖的时候傻笑着说:“还没想好下一步。”

所有人都以为她只是走个过场,结果一夜之间,成了内娱格局的搅局者。

拿奖的风头刚过,黑历史立马被“翻包”了

人有多红,是非就有多密。

辛芷蕾刚捧完奖杯,评论区的“名场面”又被翻出来,还是老生常谈的那一套:狂妄、不谦虚、情商低。

最典型要数《演员的诞生》那回。

那场现场谁都记得。

对手舒畅,路人缘不是一般的好,节目组干脆按脸熟分晋级。

辛芷蕾和她斗戏,演《金枝欲孽》,偏偏评委除了章子怡都不帮她。

结果舒畅晋级,辛芷蕾下场接受采访也不惯着,句句带火:“我根本没觉得会输,也不认为她演得比我好。”

这话要是别人说,八成能被夸坚持自信。

可换在她身上,网友就给她贴“狂”字。

连带着她怼黑粉、怼节目组、怼制造假人设这种行为,都成了渲染“她就是异类”的素材。

剧播出来后,观众才反应过来,辛芷蕾那会的张狂不是装出来的,是真有两把刷子。

她演“金玉妍”心狠手辣,周迅都没压住她光芒,观众一边骂一边夸,说她“演得灵魂都冒烟”。

可你觉得路就顺了?

根本没那么简单。

资源永远追不上她能力,《恋爱先生》里甘当配角,《庆余年》就是“男频工具人”,面对这些,她直接一句:“只有红了,机会才多。”

这话听着现实,但有多少演员敢直说?

娱乐圈格局洗牌,她顶着风也要往上冲

最近最流行那句调侃——“刘冲的封面拍早了”。

什么意思?辛芷蕾这一飞升,85花的格局就要变天。

过往她的资源总被分到角落,连和张小斐争资源的新闻都成热搜。

可是等她捧回威尼斯影后,网友说“爽文都不敢这么写”。

刚火就有人酸,什么“高配得感”、什么“她是不是堵了别人的路”,猜测层出不穷。

有记者当面问她:“你觉得这个奖意味着什么?”

她直接哈哈大笑:“代表我很厉害代表我们的电影很厉害啊。”

就冲这份坦荡,我信她走到不是侥幸。

有人说她不会做人,情商低。

但谁还记得,宋丹丹当初现场给她判出局,后来发文道歉,说“距离太远没看清,你其实演得最好”。

不火的时候,她镇得住现场;火了以后,她还能笑对得失。

有野心不遮掩,有能力敢硬刚,娱乐圈里像她这样“明着要”的,其实并不多。

放在以前,她的这份坦白是要吃亏的。

可时势变了,现在的观众更想看到“靠得住”的硬实力。

她不像流量那样靠着“话题”占位子,也不像某些拼命立“人设”的艺人自说自话。

她一贯敢讲实话,咋说咋来。

被命运“造神”,她却没被冲昏头脑

你要说辛芷蕾是幸运?是机遇好?

那你大概没见过她那些年怎么熬的。

从一轮游的陪跑,到三大影后的转身,这戏剧跨度可不是一朝一夕。

她可以在《繁花》里三番出场,却靠一个大红唇、一身妖气把角色抬成经典。

你能想象,当全网都等着她跌倒,她却硬是顶着压力把每一个小配角演出“主角相”。

有人感慨:“她身上最大的矛盾,是把‘想红’说得无比真诚,却又能守住演员的底线。”

这话其实一针见血。

辛芷蕾变成这样,就是靠着不妥协、不装、不委屈自己。

她也没真想证明给谁能红——那是本事;不能红,也能坦然面对。

只要会演,永远有出头的机会。

别再纠结什么“她堵了谁的路”。

娱乐圈从来没有一条道走到黑,有实力的人,迟早会被看到。

谁能想到这个闷声不响的姑娘,竟能让内娱“花”圈洗一次牌。

她翻身那一刻,估计连对手都得服不服,咱不比流量,但论实打实的结果,谁敢说自己不羡慕呢?

来源:嗨玩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