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婿撑死猪(民间故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4:05 1

摘要:话说清朝年间,有个叫赵书呆的秀才,这人的憨劲儿啊,十里八村都出了名。他能把"之乎者也"背得滚瓜烂熟,可一到生活上,那叫一个糊涂。

话说清朝年间,有个叫赵书呆的秀才,这人的憨劲儿啊,十里八村都出了名。他能把"之乎者也"背得滚瓜烂熟,可一到生活上,那叫一个糊涂。

有一回,邻居家丢了只鸡,问他有没有看见。赵书呆想了半天,认真地说:"我看见一只鸟,长得像鸡,叫得也像鸡,走路也像鸡,但我不确定那是不是鸡。"把人给气得够呛。

还有一次,有人问他家在哪个方向,他指着太阳说:"太阳从那边出来的时候,我家在左手边;太阳到那边去的时候,我家在右手边。"问话的人走了半天愣是没找着。

就这么个书呆子,偏偏娶了个机灵如鬼的媳妇儿翠花。翠花长得水灵,脑子也灵光,村里人都说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这年春天,翠花娘家来信,说她老母亲病了,让她回去侍奉几日。翠花心急如焚,可又不放心留赵书呆一个人在家。

"相公啊,我得回娘家几天,家里这摊子事儿你能管得了吗?"翠花一脸担忧。

赵书呆拍着胸脯:"娘子放心,为夫虽然读书不成,但看家护院还是绰绰有余的。你只管安心侍奉岳母大人,家中有我。"

翠花翻了个白眼:"就你?上回让你去井里打水,你能把水桶掉井里,让你生火做饭,你能把锅底烧个窟窿。你确定能行?"

"娘子此言差矣!"赵书呆摇头晃脑,"古人云:'男主外,女主内',我堂堂七尺男儿,岂能连个家都看不住?"

翠花见他这副模样,又好气又好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家里的事儿安排得明明白白。

她先把赵书呆拉到猪圈前:"看见这头猪没有?"

赵书呆点头:"看见了,黑不溜秋的,挺胖。"

"这猪一天喂两次就够了,早上一次,傍晚一次。你记住了,就用这个小瓢,一次舀一瓢猪食就行。多了它会撑着,少了它会饿着。"翠花拿起一个破瓢,反复强调。

"一天两次,一次一瓢,记住了。"赵书呆连连点头。

翠花又把他带到鸡笼前:"这些鸡,每天早上撒一把米就够了。你看,就这么多。"她抓了一小把米做示范,"撒完了给它们添点水。"

"一把米,添点水。"赵书呆继续点头。

接着是菜园子:"这些青菜,两天浇一次水就行。你看这土,用手摸摸,干了就浇,湿着就别浇。浇的时候轻轻洒一遍就行,别像下雨似的。"

"两天一次,轻轻洒。"

翠花还是不放心,又叮嘱道:"还有啊,要是有人来借东西,你就说我不在家,让他们等我回来再说。千万别随便借给人家,咱家的东西都有数的。"

"不借东西,等你回来。"

"还有还有!"翠花想起什么似的,"隔壁张大娘要是来串门,你就说我回娘家了,过几天就回来。她要是问家里缺不缺什么,你就说什么都不缺。"

"张大娘,什么都不缺。"

翠花反反复复说了三遍,直到赵书呆能一字不差地重复一遍,这才放心地收拾包裹。

"相公,我大概要走五天,你一定要按我说的做,千万别自作聪明!"翠花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

"娘子放心!为夫虽然憨了些,但说话算数。你只管安心去,家里保准给你看得妥妥当当!"赵书呆送妻子到村口,拍着胸脯保证。

翠花这才忐忑不安地离开了。

第一天:按部就班

翠花走后的第一天,赵书呆还算老实。天一亮就起来,按照翠花的吩咐开始干活。

他先去喂猪,用小瓢舀了一瓢猪食倒进槽里。那头大肥猪听见动静,哼哼唧唧地跑过来,埋头就吃。不一会儿就吃得干干净净,还用鼻子拱拱槽子,显然没吃饱。

"咦,怎么这么快就吃完了?"赵书呆挠挠头,"娘子说一次一瓢,可这猪看起来还饿着呢。"

他想了想,觉得可能是这猪胃口大,于是又舀了半瓢倒进去。猪立马又吃了个精光。

"看来确实饿着了。"赵书呆自言自语,"娘子说不能让它饿着,也不能让它撑着。现在它还在吃,说明没撑着。"

于是他又添了半瓢。猪继续吃。

就这样,赵书呆一次添一点,一次添一点,直到那头猪吃饱了躺下休息,他才停手。总共添了差不多三瓢的量。

喂完猪去喂鸡。他抓了一把米撒在地上,十几只鸡立刻扑过来抢食。米很快就被吃光了,鸡们还在地上啄来啄去,显然没吃饱。

"这些鸡的胃口也不小啊。"赵书呆又抓了一把撒下去。鸡们又是一通抢食。

他觉得挺有意思,就一把接一把地撒米,看鸡们抢食。直到鸡们吃得肚子滚圆,趴在地上不动了,他才停手。

接着去看菜园子。翠花说两天浇一次,今天是第一天,不用浇。赵书呆在菜园子里转了一圈,看见青菜长得挺好,很满意。

傍晚时分,赵书呆想起要给猪喂第二顿。他来到猪圈,看见那头猪正趴着睡觉,肚子鼓得像个皮球。

"该喂第二顿了。"赵书呆舀了一瓢猪食倒进槽里。

那头猪听见动静,勉强爬起来看了看,闻了闻,又躺下了,根本不吃。

"咦,怎么不吃?"赵书呆纳闷了,"娘子说一天两次,早上一次,傍晚一次。现在是傍晚,该吃第二次了啊。"

他想了想,觉得可能是猪食不新鲜了,于是重新调了一盆,还特意加了点剩菜剩饭,让猪食更香一些。

可那头猪还是不吃,只是哼哼唧唧地叫着,好像很难受的样子。

"这可怎么办?娘子说一天要喂两次的,不吃怎么行?"赵书呆急了,"难道是生病了?"

他蹲在猪圈边,对着猪说:"猪啊猪,你倒是吃点啊!我娘子交代了,一天要喂两次。你不吃,我没法跟她交代啊!"

那头猪翻了个身,继续哼哼。

赵书呆没办法,只好强行把猪食往猪嘴里塞。可那头猪根本不张嘴,还用鼻子乱拱,把猪食洒得到处都是。

折腾了半天,赵书呆终于放弃了:"算了,明天早上再说吧。可能它现在不饿,明天早上就饿了。"

第二天:越帮越忙

第二天一早,赵书呆又去喂猪。那头猪还是躺着不动,看见他来了,哼哼得更厉害了。

"怎么还不吃?"赵书呆着急了,"昨天晚上没吃,今天早上总该饿了吧?"

他舀了一瓢猪食倒进槽里,那头猪看都不看。

"这可不行啊!"赵书呆想起翠花的话,"娘子说不能让它饿着。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它都没吃东西,肯定饿坏了!"

他灵机一动,想起以前听人说过,猪不吃食的时候要哄着它,于是开始跟猪聊天:

"猪大哥啊,你就吃点吧!这可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美食,还加了剩菜呢!你看,多香啊!"他把猪食凑到猪鼻子前面。

那头猪用鼻子一拱,把盆子都拱翻了。

"哎呀,你这是干啥?好好的食物浪费了多可惜!"赵书呆赶紧收拾,"我知道了,你肯定是嫌味道不够好。我给你重新弄点更好的!"

说干就干,赵书呆跑到厨房,把剩下的白米饭、青菜、甚至还有半只鸡,全都拌在猪食里。这下猪食可香了,连他自己都觉得香。

"这下总该吃了吧?"他满怀期待地把食物端到猪面前。

可那头猪还是不理不睬,甚至连闻都不闻。

赵书呆彻底急了:"你这猪怎么这么不识好歹?我这么用心给你弄吃的,你居然不领情!"

他想了想,觉得可能是自己的方法不对。听说猪是很聪明的动物,要跟它讲道理。

"猪啊,你听我说,"他蹲在猪圈边,语重心长地说,"我媳妇出门前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好好照顾你。你不吃不喝的,这不是让我为难吗?你要是饿死了,我媳妇回来怎么办?她会伤心的,我也会内疚的。你就可怜可怜我们,吃点吧!"

那头猪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勉强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又躺下了。

"有反应了!有反应了!"赵书呆大喜,"你是不是心软了?那你就吃一点,哪怕一小口也行啊!"

他把食物一点一点塞到猪嘴边,可那头猪就是不张嘴。

没办法,赵书呆只好强行撬开猪嘴,把食物往里塞。那头猪被折腾得够呛,哼哼唧唧地叫个不停,连滚带爬地想躲开。

"别跑啊!这是为了你好!"赵书呆一边追一边喊,"你不吃会饿死的!"

猪圈里闹得鸡飞狗跳,动静大得连邻居都听见了。

第三天:大祸临头

第三天一早,赵书呆起来去看猪,发现情况不妙。那头猪肚子胀得像个皮球,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连哼哼声都没有了。

"猪哥!猪哥!"赵书呆慌了,"你怎么了?快醒醒啊!"

他推推猪,猪纹丝不动。再仔细一看,那头猪已经翻着白眼,明显是死了。

"完了完了!"赵书呆一屁股坐在地上,"猪死了!这可怎么办啊!"

他想起翠花临走时的话:"千万别自作聪明!"可自己偏偏就自作聪明了。人家猪不吃就是吃饱了,自己非要强喂,这下好了,把猪给撑死了!

正发愁呢,听见鸡笼里传来奇怪的声音。他跑过去一看,更傻眼了。那些鸡一个个无精打采,有好几只已经趴下了,明显也是吃多了消化不良。

"鸡也不行了!"赵书呆欲哭无泪,"这可咋办啊!"

他又跑到菜园子看看,发现情况也不对。虽然翠花说两天浇一次水,但他觉得植物多喝水总是好的,所以昨天偷偷浇了一遍,今天又浇了一遍。现在菜园子里积了一摊水,青菜的叶子都开始发黄发烂了。

"完蛋了!全完蛋了!"赵书呆抱着头,"猪死了,鸡病了,菜烂了!娘子回来肯定要了我的命!"

正绝望呢,邻居张大叔过来串门,一看这情况,惊得下巴都掉了:"书呆啊,你这是干啥了?怎么弄成这样?"

"张大叔!"赵书呆像抓到救命稻草似的,"您快帮帮我!我把家里给祸害了!"

张大叔走到猪圈前看了看,又好气又好笑:"这猪是怎么死的?"

"我...我按我媳妇说的,一天喂两次。可它不吃,我怕它饿着,就使劲喂..."赵书呆哭丧着脸说。

"你这个傻子!"张大叔哭笑不得,"你媳妇说一天喂两次,是说分早晚两次,每次给定量。不是说一定要让它把两次的量都吃完!猪要是吃饱了不吃,那就是真的饱了!你这样强喂,不撑死才怪呢!"

"那...那现在咋办?"

张大叔想了想:"赶紧想办法补救吧!去集市上买头新猪,再买些鸡苗回来。菜园子的水排掉,重新种菜。你媳妇回来之前还有两天,说不定能凑合过去。"

"可是我没钱啊!"赵书呆摸摸荷包,"家里的银钱都在我媳妇那里,我这里只有几个铜板。"

"那就用东西换!你家有啥值钱的东西?"

赵书呆想了想:"我的书?"

张大叔摇头:"谁要那玩意儿?有没有别的?"

"我媳妇的嫁妆?"

"那可以试试。"

赵书呆跑回屋里,翻出翠花的嫁妆箱子。里面有一套精美的青花瓷碗,还有几件银首饰,都是翠花娘家陪嫁的。

"这些应该值点钱。"赵书呆抱着箱子就往集市跑。

集市上,卖猪的老汉看了看那套瓷器,点点头:"成色不错,我这里有头小猪崽,就用这套瓷器换了。"

卖鸡的也看中了那几件银首饰:"这些首饰换十只鸡苗,怎么样?"

赵书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反正现在最重要的是应付过去,其他的以后再说。

用嫁妆换回了猪崽和鸡苗,赵书呆总算松了口气。可菜园子怎么办?重新种菜来不及了,那些菜苗长大怎么也得十几天。

正发愁呢,他看见路边长着一些野菜,灵机一动:"有了!"

他跑到野地里,挖了一大堆野菜回来,连根带土地移栽到菜园子里。远远看去,绿油油的一片,倒也像模像样。

忙活了一整天,总算把表面工作做好了。赵书呆累得腰酸背痛,但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

第四天:露出马脚

第四天,翠花提前回来了。原来她母亲的病好得很快,用不着她多待。

一进门,翠花就觉得不对劲。空气中有股奇怪的味道,像是什么东西腐烂了似的。

"相公,家里怎么有股怪味?"翠花皱着眉头问。

"有...有吗?我怎么没闻到?"赵书呆心虚地说,"可能是...是春天的味道?"

翠花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开始检查家里的情况。

她先去看猪圈,一看就发现不对:"咦,这猪怎么这么小?我记得咱家那头猪有这么大!"她比划着。

"啊...那个..."赵书呆结结巴巴地说,"可能是...是瘦了?这几天我喂得不好?"

"瘦了?"翠花更加疑惑,"猪怎么能瘦这么多?而且你看这猪,明显是小猪崽啊!"

赵书呆额头开始冒汗:"这...这个..."

翠花又去看鸡笼,更加奇怪了:"这些鸡苗哪来的?咱家的鸡呢?怎么全变成小鸡了?"

"鸡...鸡们生了小鸡,然后...然后大鸡去遛弯了?"赵书呆说得自己都不信。

"遛弯?"翠花差点笑出来,"鸡还会集体遛弯?而且一遛就是十几只?"

最后她去看菜园子,这下彻底露馅了。那些野菜和青菜根本不是一个品种,叶子形状完全不同,而且明显是刚移栽的,根部还带着山土。

"赵书呆!"翠花气得直跺脚,"你给我老实交代,到底出了什么事!"

赵书呆知道瞒不住了,只好把这几天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翠花听完,气得眼圈都红了:"你这个榆木疙瘩!我说一天喂两次,是说定时定量,不是说非要让它吃够两次的分量!你这是要撑死它啊!"

"我...我以为猪不吃是因为饿着..."

"饿着?它要是真饿着,还用得着你强喂?"翠花越说越气,"你还把我的嫁妆给换了!那套瓷器是我娘给我的,你说换就换了?"

"娘子,我这不是为了补救嘛..."

"补救?你这是越补越漏!"翠花指着菜园子,"你看看这些野菜,你以为我看不出来?还有那头猪,还有这些鸡,全都不是原来的!你这是把整个家都给换了!"

正说着,张大叔路过,听见动静,探头进来:"翠花回来了?你家相公这几天可忙坏了!"

"张大叔,您说说他都干了啥好事?"翠花没好气地问。

张大叔忍住笑意:"那可说来话长了。先是把猪撑死,差点把鸡也撑死,菜园子浇成了池塘。后来为了补救,用你的嫁妆换了猪崽和鸡苗,还从山上挖了野菜来充数。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头一回见这么有意思的事!"

翠花听完,既气又好笑:"赵书呆,你说你这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

"娘子,我知道错了!"赵书呆可怜巴巴地说,"我以后一定仔细听,绝对不乱来了!"

翠花长叹一声:"算了,谁让我摊上你这么个憨夫呢!不过你得记住,以后不管我说什么,你都得先想清楚再动手,别一股脑儿就往前冲!"

"记住了记住了!我保证!"赵书呆连连点头。

"还有,我娘那边你得亲自去赔礼道歉,那套瓷器的钱想办法还上。那可是我的嫁妆,意义不一样!"

"好!都听娘子的!我这就去!"

尾声:夫妻情深

从那以后,赵书呆每次干活之前都要想很久,经常跑去问邻居,虽然还是时不时出点小错,但再也没闹过这么大的笑话。

翠花也学聪明了,每次出门前都要把话说得特别详细,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生怕这个憨夫再弄出什么乱子来。

村里的人经常拿他们家的事当笑话讲。一说起赵书呆撑死猪、换嫁妆、种野菜的事,大家都要笑上半天。

赵书呆倒也不恼,每次都憨憨地笑着说:"我这不是想当个好丈夫嘛,只是方法不对。"

翠花虽然嘴上总埋怨他,心里倒也不是真生气。这个憨夫虽然笨得可以,但心眼儿是好的,什么事都想着为她着想,只是脑子转不过弯来。

有一次,村里的媒婆开玩笑问翠花:"你说你这么聪明的闺女,当初咋就看上赵书呆这个憨货了?"

翠花想了想,笑着说:"我这人呐,就图个踏实。他虽然憨,但心里只有我一个人,不会花言巧语骗人,也不会在外面招蜂引蝶。这样的男人虽然笨点,但靠得住!"

媒婆听了连连点头:"也是这个理儿!现在这世道,找个老实人比找个聪明人强多了!"

赵书呆在旁边听见了,憨憨地笑道:"娘子放心,我这辈子认准你一个人,绝对不会变心的!就算再憨,也不会憨到那份上去!"

翠花白了他一眼:"我就怕你不是让我伤心,是让我笑死!"

虽然嘴上这么说,翠花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藏不住。

也许这就是夫妻缘分吧,一个憨得可爱,一个聪明伶俐。憨夫有憨夫的好处,至少心思单纯,不会有那些弯弯绕绕的心眼。聪明妻有聪明妻的价值,能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

两个人虽然经常闹笑话,但日子过得却很和美。村里人都说,他们家虽然天天有状况,但从没见过两口子真正红过脸,这份感情,比什么都珍贵。

后来赵书呆终于想通了一个道理:与其自作聪明把事情搞砸,不如老老实实听媳妇的话。从此以后,但凡翠花有什么安排,他都要问得明明白白,一点模糊的地方都不留。

翠花也总结了经验:和憨夫说话,一定要把每个细节都交代清楚,不能有丝毫的模糊空间,否则他那榆木脑袋就会想出各种奇葩的理解方式。

就这样,一个愿意学,一个愿意教,两口子的生活虽然时常闹出些小插曲,但却越过越好。邻居们都说,他们这对夫妻,一个憨得真诚,一个聪明善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赵书呆撑死猪的故事,也从此在十里八村传开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最爱讲的笑话。每当有人提起,大家都会感慨:这世上最怕的不是人笨,而是笨人还非要自作聪明。好在赵书呆虽然憨,但憨得可爱,而且有个好媳妇能收拾残局。

来源:老陈说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