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王朝要走向崩溃,人们寄希望于皇帝,即便后代人评价那段历史,也认为皇帝应该能够扭转乾坤,起码能够扭转王朝衰败的颓势。那么王朝要走向崩溃,是皇帝能够扭转的吗?
一个王朝要走向崩溃,人们寄希望于皇帝,即便后代人评价那段历史,也认为皇帝应该能够扭转乾坤,起码能够扭转王朝衰败的颓势。那么王朝要走向崩溃,是皇帝能够扭转的吗?
其实皇帝无法扭转,因为皇帝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不具备扭转乾坤之力。秦始皇实现了大一统,要实行严刑峻法,确实让秦帝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到了秦二世的时候就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了,很可能皇帝身边的大臣会窃取权柄,无论是赵高还是李斯,都有窃取权柄的意思。而这个时候秦二世无法完全主宰帝国走向衰落的命运,无法扭转颓势。虽然实现郡县制管理以后,各个地方的老百姓都要交税,但严刑峻法体现的副作用已经非常明显,以至于出现了陈胜、吴广起义。即便这样的起义被镇压了,也仍然没有改变秦帝国的统治方式,没有完全消除严刑峻法带来的副作用。一旦出现天灾,就很可能导致人祸。当天下老百姓都认为秦王朝的严刑峻法应该彻底消除,而秦二世又无法消除这样的法律,或者说本身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其实就是维护稳定的剥削和压迫制度,就一定会激怒老百姓,最终导致帝国崩溃,王朝灭亡。朝廷内部有大臣窃取权柄,要限制皇权,而皇帝想要维持社会稳定,就要依靠各级官僚,很容易大权旁落。而越是维护社会稳定,就越容易为严刑峻法寻找存在的合理性,也越容易压迫老百姓到极限,当然获得的反叛力量也是最大的。汉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允许老百姓几年不交税,等到民间农业恢复以后,再让老百姓交税,本身起到一定的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但并没有消除这些矛盾。汉代走下坡路的时候,仍然出现了宦官专权和外戚专政的现象。外戚王莽建立了新的王朝,虽然被刘秀推翻,历史来到了东汉,但以前的汉代皇帝是无法左右历史发展的,也无法改变走向衰落的趋势。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诸侯并起,并不是皇帝能够管理的,而皇帝成了诸侯号令天下的工具,以至于出现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手段。
唐朝藩镇割据造成的混乱已经早露苗头,但唐朝的皇帝并不能扭转,因为他们能力有限,并不可能把所有的藩镇全都取消,统一收归朝廷所有。因为取消藩镇会触动一些地方军阀的势力,会弄得更加混乱,而当时朝廷无力统一天下,只能任由藩镇割据的局面长期存在,最终仍然形成颠覆朝廷的势力。明朝的衰落是从万历皇帝开始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他二十几年不上朝,最终导致了朝廷的拉帮结派,导致了官场腐败,导致了官员脱离民生。明朝也有宦官专权,有特务组织,却最终仍然不是皇帝能够指挥的。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可以算作勤奋的皇帝,要励精图治,要挽救王朝衰败的颓势,却最终仍然被各级官僚糊弄,被哄着玩,直到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他才知道怎么回事。当他召集满朝文武商量对策的时候,金殿之上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文武大臣早已经各谋生路,有的逃跑了,有的投降了李自成,还要给李自成军队带路。崇祯皇帝看大势已去,砍断了女儿的胳膊,上吊自尽了。即便是几代皇帝励精图治,也不一定能挽救王朝的颓势。王朝由盛转衰非常容易,只要经历一代皇帝就可以实现,而由衰转盛却不容易,甚至几代皇帝共同努力都不可能挽救这样的衰败趋势。
历史发展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便皇帝手握皇权,能够号令天下,也不一定能改变民间生态,不能改变历史。有历史学家认为,王朝的衰败早就有苗头,只是统治者未能有效加以防范,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乾隆皇帝的时候,英国使臣马格尔尼来到中国访问,还带来了蒸汽机模型。如果当时乾隆打开国门,学习英国先进的技术,那么中国将有可能造出自己的轮船,造出洋枪洋炮,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封闭国门。当时乾隆还和路易十六是笔友,不可能不知道法国大革命的情况,但就是不想改革现有的制度。他让马格尔尼带回一封写给英王的信,写得非常傲慢,以天朝大国自居,还要回馈给英王很多赏赐,而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似乎乾隆皇帝可以扭转帝国走向衰败的颓势,只要他打开国门,搞国际贸易,就可以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可以让国运振兴起来。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王朝由盛转衰很容易,一旦确立某种制度,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要维护社会稳定。也就是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社会稳定才可以保证统治阶级永久地从民间榨取钱粮,而一旦进行改革,就会危及统治阶级的利益,而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都难,统治阶级当然不想改变,并不是皇帝不想改变。即便乾隆打开了国门,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也不可能挽救清朝衰败的颓势。因为皇帝和官员要维护社会稳定,稳定的前提就是维护等级制度,而不会引进足以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不然他们的稳固地位将会受到挑战。
王朝的发展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而是由整个统治阶级共同维系的。整个统治阶级除了皇帝和大量的官员,还有土豪、地主、地方黑恶势力,共同对农民形成一种压榨和剥削的态势。皇帝和官员要维持这种态势,即便看到王朝出现了问题,开始走向衰败,也无力挽救。并不是皇帝不想改变,而是皇帝想改变却改不了,身边的大臣不让改,各级地方官员不让改,整个利益集团不让改。倘若皇帝想要改,那么就会触动自身的利益,触动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甚至会引发叛乱,造成社会物质财富的巨大浪费。与其经历这样大的变革,不如稳定现状,还可以保证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损,起码皇帝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人的寿命是有限的,皇帝的寿命也是如此,要在有生之年享受好的物质资源,享受好的待遇,哪里管天下老百姓的幸福与否。只要皇帝自己感觉幸福就可以了,哪怕看到王朝由盛转衰了,大权旁落,也无能为力。整个统治阶级不是皇帝能够完全改变的,而一旦阶级固化,一旦长久运作下去,就会形成固定的模式,再也无法凭借皇权来改变。除非出现底层的革命,彻底推翻旧的王朝,砸烂封建制度,才可以确立民主制度。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总是出现王朝更替的状况,而祖宗之法确实没有变化,封建制度也就没有多大变化。
一个王朝走向衰败,并不是皇帝能够扭转的。那么彻底改变王朝的动力应该来自民间,应该是底层人的革命,还应该有知识分子做指导,不然没有先进的革命理念,只会成为草台班子的胡闹,却不能彻底改变封建制度。皇帝的能力是有限的,会受到制度的约束,不能改变王朝的衰败趋势,只能活一天享一天福,也就无法专注于改变了,而是追求自己人生的幸福,还要倡导人们知足常乐……
来源:铁剑帮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