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莞凌晨两点,路灯下的废枝堆翻出一截歪脖子老木,大叔蹲那儿拍了张照片,反手发圈:明天让它上桌喝美式——三天后,朋友圈炸了。
东莞凌晨两点,路灯下的废枝堆翻出一截歪脖子老木,大叔蹲那儿拍了张照片,反手发圈:明天让它上桌喝美式——三天后,朋友圈炸了。
那张桌子现在躺在他家客厅,分叉的两臂刚好卡住四个星巴克杯,边缘的瘤疤像极了小时候摔的疤,谁见了都忍不住摸一把。
妻子最先骂烧钱,看完成品默默把旧茶几扔楼下,女儿把照片发小红书,点赞破十万。
榫卯在这儿不是古董词汇,是实打实的卡扣游戏。
大叔没用一颗钉子,靠十毫米厚的燕尾榫把树干扭成“S”形,掰都掰不开。
东莞的木工群里传这张图,老师傅留言:这小子把公母榫玩成了魔术。
十年前他拎着行李进厚街一家作坊,头半年只能拉锯,工资一半寄宿舍费。
那会儿工厂订单压得人喘不过气,师兄们劝转行,他躲废料堆里练暗榫,手指头让A4纸一样薄的刨刀削下半片指甲,血和木粉一起糊在地板上。
如今这招成了他直播间最值钱的打赏点——“想看手指切木片不眨眼”。
废木头在东莞的行情这两年直线上涨。
旧厂拆迁的房梁、行道树被台风劈断的枝丫,拉去烧火也就两百一吨,可只要刻上手工二字,一立方能叫价到五千。
大叔那张桌子用的是路边修剪后的苦楝,没人要的玩意,如今被邻居说成金子,他笑:金子不会长年轮。
视频号把镜头对准灰尘里的老式压刨机,有人留言“这不是我爸厂子里那台破产机器吗”。
机器真报废了,大叔花三百块拖回来,换了根皮带继续跑,木屑喷得像下雪。
弹幕刷屏:废铁加废木,居然整出中产标配。
妻子最初担心的是房贷,后来担心流量。
客户从广西飞到东莞,只问能不能在桌面留一道虫眼。
大叔点头,那道虫眼留着,合同签了六位数。
回家后他把第一次试做的残次品劈了当柴火烧,烟冒出来那下,女儿拿手机拍慢动作,配文:烧掉的是学费,留下的是学费赚回的生活。
有人问他手艺值几个钱,他掏手机翻出库存锯末,说值个屁,但又补一句:值钱的不是木头,是你等它变形又把它拉回来的那几年。
来源:巫师火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