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开始抵制美国商品?德媒“手把手”教德国人如何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4 17:22 1

摘要:随着特朗普的上台,美欧关系迅速降温。关税、格陵兰、乌克兰——特朗普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出的立场,都像是一把把插到欧洲人身上的刀子。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消费者对美国商品的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随着特朗普的上台,美欧关系迅速降温。关税、格陵兰、乌克兰——特朗普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出的立场,都像是一把把插到欧洲人身上的刀子。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消费者对美国商品的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德媒《经济周刊》发文称,欧洲各地已经出现了抵制美国商品的趋势。不过,对德国人来说,想要从日常生活中剔除美国商品,恐怕并不容易。

在欧洲,抵制美国产品的呼声逐渐增多。例如,丹麦的超市开始特别标注欧洲生产的商品,以鼓励消费者购买本土或欧洲制造的产品。在德国,消费者也表现出对本地产品的偏好,支持国内制造业和经济。

然而,由于许多美国品牌已深深融入德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要将它们和欧洲品牌区分开来并非易事。正因为如此,《经济周刊》的文章试图向德国人传授一些识别“美货”的技巧。

▲图源:imago images/Waldmüller

文章先是不厌其烦地罗列了食品领域中的那些美国品牌,包括M&M、品客薯片、乐事薯片、家乐氏、亨氏番茄酱、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等。

接着又列举了来自欧洲的同类品牌,比如太妃糖、Ritter Sport、Lindt、Lorenz、Chio Chips、Dr. Oetker、Haribo、Katjes、Langnese冰淇淋、Maggie 番茄酱以及本土饮料 Fritz Cola和 Afri Cola。

文章还特别提醒:Milka巧克力看起来是瑞士品牌,其实它是属于美国亿滋国际集团的。

不知出于什么根据,文章还说:只要你选择健康的饮食,你就能避开大多数的美国商品!

▲某丹麦超市用特殊标记帮助人们识别美国商品,图源:Screenshot Salling

文中还指出,德国市场的日化用品中也充斥着大量美国品牌,它们主要来自美国的宝洁公司以及高露洁-棕榄集团。欧洲的“对标”品牌则包括Domestos、Signal UHU、Axe、妮维雅(Nivea) 以及 Henkel旗下的所有产品(如Persil、Schwarzkopf、Syoss等等)……

为了让德国人更好地“避雷”美国日化用品,文章还提供了一个看起来很有用的建议:去买那些超市自营品牌的商品,这些基本上都是欧洲生产的。

▲德媒《每日新闻》也报道了欧洲人对美国产品的抵制

但文章最后也向德国人发出了一连串的“灵魂拷问”:你是否愿意放弃Iphone,放弃亚马逊,放弃Netflix,不再用Google和ChatGPT?显然,这些“美国货”并没有完全的代替。

文章称,德国人可以吃自家品牌的番茄酱,可以穿阿迪达斯的三条杠而不是耐克,但“只要我们无法建立一个让青少年都信服的欧洲社交网络,只要我们不能自己向太空大规模发射卫星,只要欧洲没有一个像流水线一样生产顶级剧集的超级媒体库,我们就无法摆脱美国的服务及其数字产品”。

来源:德语达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