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甘肃省迎来一轮强降雨天气过程,气象部门连续发布暴雨预警,提醒各地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据气象部门预测,此次暴雨中心已确定,降雨过程将持续影响省内多个地区,对当地生产生活、交通运输及农业活动带来一定影响。以下是针对9月10日白天至
近日,甘肃省迎来一轮强降雨天气过程,气象部门连续发布暴雨预警,提醒各地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据气象部门预测,此次暴雨中心已确定,降雨过程将持续影响省内多个地区,对当地生产生活、交通运输及农业活动带来一定影响。以下是针对9月10日白天至晚上以及9月11日白天至晚上两个时间段的详细天气预报及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安全。
9月10日,甘肃省迎来本轮强降雨的初步阶段,降雨范围逐步扩大,强度逐渐增强。根据气象部门监测,暴雨中心主要集中在甘肃中部和南部地区,尤其是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等地。这些地区在白天至晚上时段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甚至大暴雨天气,小时雨强可达30-50毫米,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具体来看,陇南市部分地区在9月10日白天开始出现持续性降雨,雨量逐渐加大,至晚上时段达到峰值。气象数据显示,陇南市武都区、成县、徽县等地降雨量普遍在50-80毫米之间,局部地区如文县、康县等地甚至超过100毫米,达到大暴雨级别。强降雨导致部分低洼地区出现积水,山区发生小型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显著增加。
天水市在9月10日白天至晚上也出现了较强降雨,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等地雨量较大,普遍在40-70毫米之间。降雨过程中,局部地区还伴有雷电活动,对户外作业和交通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平凉市和庆阳市的降雨相对较弱,但部分地区如崆峒区、西峰区等地仍出现了中雨到大雨,雨量在30-60毫米之间。
此次降雨对当地农业产生了一定影响。正值秋粮作物生长关键期,强降雨可能导致部分低洼农田积水,影响作物根系呼吸,同时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风险。此外,降雨还对交通运输造成了不便,部分山区道路因湿滑和能见度降低,通行效率下降,建议公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如需外出需注意安全。
总体来看,9月10日的降雨过程为甘肃中部和南部地区带来了充沛的降水,有效缓解了前期的高温干旱天气,但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地质灾害风险。各地需加强巡查和防范,特别是山区和河道附近居民应保持警惕。
9月11号白天至晚上地区9月11日,甘肃省的强降雨天气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暴雨中心逐渐东移南压,影响范围覆盖了更多地区。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当天白天至晚上,甘肃东南部及中部部分地区继续出现强降雨,其中陇南、天水、甘南、定西等地成为重点关注区域。降雨强度较9月9日有所增强,局部地区雨量达到暴雨到大暴雨级别,并伴有强对流天气。
具体而言,陇南市在9月11日白天降雨持续,且强度进一步加大。武都区、文县、康县等地再次出现大范围暴雨,部分乡镇雨量超过120毫米。持续强降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部分支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情况,低洼地区积水现象加剧。此外,山区地质灾害风险显著升高,局部地区发生了小型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相关部门已启动应急响应,加强监测和疏散工作。
天水市在9月11日白天至晚上也经历了强降雨的二次冲击,秦州区、麦积区等地雨量普遍在60-90毫米之间,局部地区如张家川县、清水县等地出现大暴雨。降雨过程中,雷暴大风天气频发,对城市运行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定西市部分地区同样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雨量在40-80毫米之间,其中合作市、临洮县等地降雨较为集中。
持续强降雨对交通、农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多重影响。多条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因积水或地质灾害风险实行临时交通管制,铁路部门也调整了部分车次运行计划。农业方面,暴雨可能导致部分农田被淹,秋收作物受损,同时高湿度环境加剧了病虫害的传播风险。建议农民及时排水防涝,加强田间管理。
气象部门提醒,公众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避免在强降雨时段外出,尤其是山区和河道附近活动。各地应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排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甘肃省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对多地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公众需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关注最新天气信息,合理安排出行和农事活动。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应急值守和灾害防控,最大限度减少暴雨带来的不利影响。
来源:锦鲤祈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