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9个永不消失的行业,因为这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刚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02:44 1

摘要:AI天天嚷嚷着抢饭碗,可我妈上周去医院做胃镜,还是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主任亲手把管子插进去,一边安慰她别怕。

AI天天嚷嚷着抢饭碗,可我妈上周去医院做胃镜,还是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主任亲手把管子插进去,一边安慰她别怕。

那天我刷到这条热搜:九大“铁饭碗”行业出炉,医疗、农业、物流、餐饮、能源、汽修、美容美发、教育、金融,一个都没被AI踢出局。

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分钟,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是:到底什么才真的砸不碎?

先说医院。

机器读片子再快,也顶不住病人一句“医生,我疼”。

老主任的诊室门口永远排长队,他摸摸病人手背,血压就能降五点。

护士更忙,推着药车一路小跑,还要抽空给老人系鞋带。

AI能写病历,却写不出“今天奶奶笑了”这种备注。

医院越扩越大,连地下室都改成CT室,可招人启事贴了一年还没满。

再说地里。

我舅在江苏包了两百亩大棚,手机一响,滴灌喷头自己转身,可什么时候浇水,还得他蹲在地头捏把土。

去年草莓行情好,他连夜带着工人把熟果摘下来,三点发车,五点进上海批发市场,七点已经摆在盒马货架。

AI能算产量,算不出哪颗草莓最甜。

村里年轻人回来搞直播,把西红柿苗当娃一样拍,一天卖光一个月的量。

快递小哥更别说了。

无人机只在新闻里飞,真正扛大米上六楼的还是人。

我住的小区,顺丰老周记住每户狗的名字,狗见他就摇尾巴。618那天他早上五点出门,晚上十一点还在电梯里啃面包,一边啃一边回客户语音:“姐,口红我放门口消防栓上了。

”系统再智能,也听不懂“放门口别按门铃,娃刚睡着”。

餐馆烟火气更呛AI。

我家楼下那家烧烤摊,老板阿勇把肉串当吉他弹,撒辣椒面的节奏跟《七里香》卡点。

ChatGPT能写一万种腌料配方,可写不出他边烤边跟客人吹牛的那股热乎劲。

去年他开分店,招了五个学徒,全是00后,白天穿西装在写字楼写PPT,晚上撸串炒方便面,说这才是生活。

修车的阿斌更离谱。

新能源车一来,他白天钻车底,晚上抱着电脑刷电路图。

我问他怕不怕失业,他翻个白眼:“电池再牛,也得有人换。

你让机器人趴地上拧螺丝,它先被水坑淹死。

”上个月他招了两个小姑娘做前台,学接车、学报价,说女孩子细心,客户信得过。

美容院小艾更直接。

她给客人做脸,一边敷面膜一边聊离婚官司,比律师还懂人心。

AI能测皮肤含水率,测不出客人今天想骂老公还是想哭。

她店里招了三个00后学徒,学手法前先学闭嘴,客人不说话的时候绝不追问。

她说这叫“情绪按摩”,按一次收八百,排队到下个月。

学校老师更稳。

我侄女上网课,老师点名她装卡,老师直接打视频过来:“摄像头对着你家的猫,是猫在听课?

”线下复课那天,班主任在门口挨个抱孩子,一米八的汉子哭得像个孩子。

教育局招老师,笔试三千人,面试八百人,最后只要三十个,卷归卷,但没人说老师会被AI取代。

银行小姐姐也没闲着。

我办房贷,她一边敲系统一边教我薅公积金羊毛,顺手把信用卡积分换了锅。

机器人只会说“请按1”,她能听懂我“再拖一个月我就得睡大街”的潜台词。

现在银行招人不看颜值,看谁能把复杂条款翻译成“人话”。

说到底,这些饭碗硬,不是因为技术够不着,而是因为人味太浓。

机器能治病,不能握手;能种菜,不能尝土;能送快递,不能记住你怕狗;能烤肉,不能陪你喝醉;能修车,不能递烟;能测皮肤,不能陪你哭;能教书,不能抱你;能算利息,不能帮你省锅。

最后一句话:AI再厉害,也学不会人想帮人。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