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学排名“大洗牌”!川大第一,西南财大第四,成都理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22:59 1

摘要:2025上半年四川GDP冲到3.19万亿,常住人口8364万,双双西南第一。

“考大学到底选城市还是选学校?

”——这句话我在家长群里听了不下八百遍。

昨晚,成都本地热搜蹦出一条消息:2025上半年四川GDP冲到3.19万亿,常住人口8364万,双双西南第一。

紧接着,ABC榜单把四川35所公办本科一次性甩到全国面前,4所杀进前100。我盯着榜单,脑子里只剩一个疑问:这么多好学校,真能留下孩子吗?

先说最扎眼的。

川大全国第20,电子科大第26,这两兄弟把成都南门堵得跟春运似的。

川大是老牌985,华西的牙科号黄牛价能炒到四位数;电子科大更直接,毕业生人均手握几个华为offer,校招现场像菜市场。

可再往后排,西南交大第51,西南财大第64,一个造高铁,一个数钞票,专业分得比火锅底料还细。

我表弟去年650分,全家劝他冲川大,他偏报了西南财大金融,理由简单粗暴:成都金融城就在学校隔壁,实习走路十分钟,食堂阿姨都认识投行HR。

榜单中段,西南石油第112,四川农大第113,名字听着土,就业却稳得吓人。

石油那帮学生,大三就被中石油、中石化打包带走,年薪20万起跳;农大的同学更神奇,背着土壤检测仪下乡,回来就能把草莓卖成网红。

我邻居姑娘读农大茶学,毕业三年,自家小茶园干到年销千万,朋友圈天天晒采茶,比写字楼里PPT女工滋润多了。

再往后的成都理工、成都中医药、川师、西南民族,个个有绝活。

理工的地质系学生,野外实习像探险,背回来的石头转手卖给博物馆;中医药的针灸推拿,留学生抢着学,下课围着老师要签名;川师妹子多,毕业直接包圆成都中小学;西南民族最热闹,56个民族的食堂窗口,一天吃一家,学期都轮不完。

数据背后,其实是成都这座城市在偷偷使劲。

天府三街到五街,腾讯、阿里、字节、快手扎堆,校招海报贴满地铁口。

高新区给应届生落户发钱,硕士一次性补贴3万,博士直接15万,简单粗暴。

我同学电子科大硕士毕业,拒了深圳60万年薪,留在成都拿45万,理由就一句:火锅好吃,房价还能扛。

可问题也来了。

学校越多,分越高。

去年川大调档线640,电子科大635,把一堆620的孩子挤到隔壁重庆。

家长群里有人哭,有人骂,有人连夜研究西藏、新疆的招生政策。

我看着想笑,成都把大学建成了护城河,却忘了给中间那层孩子留门。

说到底,四川这波操作,是把教育、产业、城市打包成套餐。

你读书,我提供岗位;你创业,我给政策;你留下,我送户口。

可套餐再香,也得看个人胃口。

有人爱拼,去北京上海卷生卷死;有人图稳,成都就是天堂。

榜单只是榜单,真正的排名,得看四年后的自己站在哪里。

一句话收尾:四川用35所大学把西南的尖子生圈在成都,能不能留下,还得看钱包和火锅谁赢。

来源:小南粤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