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实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14:17 1

摘要:9月11日,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凌云,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宇,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车永光,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仲伟岩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

9月11日,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凌云,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宇,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车永光,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仲伟岩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消费赋能、开放升级、招商提速

稳步推进吉林市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吉林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凌云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紧紧围绕打造“一个中心、四个基地”目标,大力提振消费,挖潜力扩内需,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强化招商引资改革,优服务促落地,商务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商务经济实现质量和数量双提升。1-7月份,参与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的批零住餐销售额实现438.3亿元,同比增长4.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6.6亿元,同比增长13%;网络零售额实现120亿元,同比增长12.6%;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46.4亿元,同比增长33.9%。向上争取中央、省级各类资金3.6亿元,对全市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支撑。

一是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内需拉动作用显著。我们坚持以活动增活力。新兴消费领域,创新举办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公园主题宠物博览会,吸引参观者61.7万人次,实现销售额523万元,达成合作协议80余项,开辟宠物经济新赛道,携手专业团队在吉林朱雀国际赛车运动公园举办GT Show车迷嘉年华(吉林市站)活动,作为今年全国巡展的4站之一,现场汇聚明星车手、改装车巡游、极限表演等30余项精彩活动,为市民与广大车迷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汽车文化盛宴,有效推动汽车文化传播与消费、汽车及运动健康产业联动;餐饮消费领域,持续打造“雾凇宴”、冰雪“吉”字宴、“吉参·吉粮·吉品·吉菜”进北京上海等美食餐饮活动;传统消费方面,接续开展“大东山水迎天下 全城嗨购满春夏”等主题促销活动120余场,进口商品展等展会展销活动60余场,拉动销售超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十一 ”期间,将在世纪广场举办“大东山水迎天下 金秋国庆嘉年华”系列展销活动,欢迎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到世纪广场,逛主题车展、品烘焙美食、看特色商品,感受节庆活动的活力与温度;线上消费方面,推出“吉林市万种商品选购平台”、城市直播间、北国江城优选直播间等线上销售链和供应链,形成线上、线下双模式融合互促平台,联动全市政协委员开展“万种商品”线上推介、直播带货等,助力百余家本地企业拓展线上市场。9月13日和14日,我们还将在吉林市举办“2025年中国电商主播大赛文创产业赛道”,共同见证吉林文创与全网直播的碰撞,解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新可能!我们坚持以政策强动能。整合市县两级、企业、平台等资源,投放商贸消费券3534万元,拉动消费9.9亿元;核销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3.25亿元,撬动家电、汽车等板块消费24.7亿元;投入500万元开展消费抽奖、餐饮抽奖活动,超5.3万人次参与,带动消费6500余万元。我们坚持以场景带热潮。改造升级河南街、东市场商圈,持续提升松江中路等13条特色街区品质,建设印象滨江商圈等3个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新增商圈景观40余处,带动商圈、街区客流与销售双提升。“十一”期间,您可在河南街感受吉林市万种商品城市展厅、老字号胡同、老字号博物馆的焕新消费场景,沉浸式体验传统商业文化与现代消费潮流的深度融合。

二是对外开放格局优化,外向型经济水平提升。今年我市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篇章,大力推进《吉林市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开放合作攻坚方案》中各项措施落实落细。着重育主体、拓市场、通渠道,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以开放姿态激活内外循环。以主体培育增强内生动力。我们鼓励企业利用“富资金、余产能”高质量“走出去”投资,支持企业内资转外资变更业务,协调解决外贸企业发展难题,帮助内贸企业对接跨境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点对点跟踪服务类重点项目,让主体“强”起来,让项目“活”起来。以展会搭台拓展国际市场。我们鼓励企业借展出海,拓市场、抓订单,组织食品、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企业参加广交会、跨交会等境内外展会30余个,参展拓市效果丰厚。以跨境电商打开增量空间。在打通跨境电商9610集货出口模式通关新渠道的基础上,升级改造“1210”分拣线,在8月份实现“1210”保税进口模式首单顺利通关,为构建“买全球”开放格局迈出关键一步。

三是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今年年初以来,我们进一步强化“谋划、生成、招引、对接、落地、达产”的全流程招商引资,1-8月份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6个,总投资额335.24亿元。抓机制改革,组建12个产业链招商专班和1个要素保障专班,编制了《产业链招商图谱》,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合规、有序、高效、精准开展。抓对接合作,我们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引资活动727场。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东北亚博览会上,邀请境内外1377位客商参会,组织参加博览会会议论坛和经贸活动17项,开展26场次现场招商推介活动,对接目标企业116户,成功签约华源总部基地及“零售诊疗一体化”连锁医疗等5个项目,总投资21亿元。组织吉林化纤集团作为吉林市新质生产力代表,代表吉林省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进行展示推介,通过展示五大领域创新成果,与来自75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650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开展交流合作,促进了我市先进制造、投资合作与对外交流。抓项目落地,全力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进展,紧盯今年谋划和签约的46个“一号项目”,加快落地、开工进程,实现了冰雪应急智能装备等32个新签约项目当年开工。

四是开发区改革纵深推进,发展活力持续迸发。今年 年初以来,我们全面落实深化改革各项部署,纵深推进开发区改革,各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经济运行稳中提质。上半年,吉林经开区、吉林高新区GDP增速分别达到10%和9.9%。在2024年国家开发区考核中,吉林高新区排名提升6位,吉林经开区提升32位,实现双跃升。改革机制持续完善。率先制定《开发区改革推进机制》,建立即时响应与协同攻坚措施,有效破解改革堵点难点,确保各项任务稳步落地。功能定位更加明晰。全市开发区进一步明晰界定开发区功能定位,合理确定主导产业。集中精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对开发区经济增长的杠杆驱动作用。目前,我市开发区已形成以化工及新材料、冰雪产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电力电子、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体系,产业链布局完备、协同效应显著,欢迎全国各地的投资企业到吉林市考察、洽谈、合作。创新机制提升效能。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提升市场化运营水平。建立权责清单与职能转移机制,实现从行政管理向市场化运作的实质性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目标,以“解难题、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为基调,强服务、抓推进、促落实,在促进扩大内需、提升开放水平、精准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综合施策、攻坚突破,全力推动全市商务工作实现新跨越,为加快建设形神兼备的新时代新江城贡献商务力量!

吉林市广播电视台:近年来吉林市商贸消费氛围火热。请问,在促消费方面,我市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车永光: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促消费工作,多措并举培育消费热点、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上半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1%,1-7月限上社零额完成106.6亿元,同比增长13%,同比增量12.2亿元,消费市场呈现“暖意涌动、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四方面举措。

一是聚焦资源整合,激活消费市场潜能。充分整合线上、线下、商圈、商场四大核心资源,构建起多元联动的消费促进体系。探索“直播+商超”“直播+老字号”等创新模式,依托“城市直播间”平台,开展汽车、家电、老字号等直播销售活动50余场,打通线上引流、线下转化的消费链路。以商文体融合为抓手开展“造节”活动,联动各部门打造特色消费场景,成功举办“奔跑吉马 全城嗨购”“松花湖跑山会市集”“省际加油 吉林特惠”等主题促销活动20余场;创新推出“全城嗨购日”12期、“享美食中大奖”22期,以高频次活动持续点燃消费热情。

二是聚焦特色IP,打造消费活动辨识度。围绕传统节日和地方经典美食,大力培树吉林市消费品牌。连续两年,在北山举办新春大集和花灯游园会和开江鱼美食节,实现生态资源向消费动能转化。百口铁锅“吉”字宴、“吉菜”进北航等系列品牌活动,推动吉林市美食品牌走出去。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组织老字号企业参与滑雪世界杯等国际级高端赛事,设立主题补给站,打造“舌尖上的赛道”。主动发展“它”经济,创新举办萌宠总动员公园主题宠物博览会。积极引领新消费,成功举办“GT Show车迷嘉年华”引领时尚消费。

三是聚焦政策赋能,夯实消费支撑基础。1-8月份市、县两级及企业出资合计投放消费券3534万元,覆盖汽车、商超、成品油、餐饮、住宿等多个领域。拉动销售额增长9.9亿元。以旧换新成效突出,针对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推出“补贴+服务”综合举措,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工厂、进高校、进农村“六进”活动,进一步延伸以旧换新政策,直接拉动消费24.7亿元,实现了惠民利企的双赢局面。

四是聚焦服务升级,优化消费环境品质。持续深化“九解一协调”帮扶企业行动,从资金、政策、培训、指导等方面为企业赋能。累计开展企业经营管理、营销创新等专项帮扶培训35场;举办企业供需合作对接会9场;组织参与33个境内外展会,助力企业拓展市场渠道;累计服务企业1440余户次,精准解决企业各类诉求98件,切实解决一批企业拓展市场方面的难题。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继续围绕消费市场提升,持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开展系列促销活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不断丰富消费业态,用足用好政府消费券和以旧换新两项政策,激发服务消费潜能,促进消费增长,不断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吉林日报:今年年初以来市商务局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具体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宇:

年初以来,我市立足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牢牢稳住外贸发展基本盘,不断提升贸易投资质量和水平,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加快塑造合作与竞争新优势。1-7月份,吉林市外贸进出口额实现46.4亿元,同比增长33.9%;实际使用外资额实现135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

一是以拓市场、强主体为主线,释放外贸发展新动能。制定《吉林市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开放合作攻坚方案》,涵盖7个方面34项具体措施,为构建我市合作开放新格局提供战略支撑和行动指南。组织100余户企业参加广交会、跨交会等30余场国际展会,结识意向客户近百个。召开政策解读会、银企对接会、业务培训会等座谈培训8次,覆盖企业300余户次,为企业搭建信息互通平台。“一企一策”为外经贸企业解决市场、融资问题21个,增强外经贸企业发展信心。截至目前,我市进出口实绩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13户,进出口商品比去年同期增加51种。

二是以优环境、提质效为目标,拓展外资发展新空间。创新“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形式,结合实地调研、座谈、现场办公等方式,搭建高效沟通平台,促进外资到位。建立市县(区)两级外资企业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推行外资手续陪同办理,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年初以来招引新设外资企业4户。落实外资信息报告制度,组织全市137户外资企业开展2024外资年度报告审核工作,强化对外资企业管理,实现“引进来”与“管得住”有机统一。

三是以走出去、促合作为抓手,提升对外投资新层次。支持企业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合作,重点培育对外有色金属开采和矿产品经营项目、对乌兹别克斯坦二手车出口与销售项目。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工程市场,指导企业做好国际工程项目跟踪、储备,1-7月份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总额1亿美元,已实现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259万美元,同比增长164%。严格贯彻落实《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不断加强外派劳务市场规范化管理,1-7月份全市共实现外派劳务人员555人,同比增长134%。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针对内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需求,我局将在政策服务、业务培训、组织展会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支持,助推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发展提质增效,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厚植优势,让开放成为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志和强劲动力。

江城晚报:近年来吉林市高度重视招商引资,请问今年启动的招商引资综合改革,在工作创新方面有哪些亮点?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仲伟岩:

今年年初以来,吉林市全面启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聚焦机制创新、路径优化和保障提升,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突破和实践,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组建产业链招商专班,推动招商方式由分散作战向系统集成转变。围绕化工、碳纤维、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建立了12个产业链招商专班,实行“一个产业、一支队伍、一套机制”的运行模式,覆盖项目谋划、招引、落地全流程。通过专班化运作,形成了更加专业化、精准化的招商格局,有效解决了过去力量分散、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二是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推动招商推进由部门单打独斗向全市协同联动转变。在市级层面,建立了“主要领导挂帅、市直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重大项目能够通过高位调度直接协调资源,形成“顶格统筹+专班推进+全员参与”的整体合力,大幅提高了重大项目的落地效率。新签约项目成效显著,1-8月份吉林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6个,合同引资额335.24亿元,开展招商引资活动727场次,其中“走出去”活动220场,“请进来”活动507场。

三是强化数字化赋能,推动招商模式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建设招商信息云平台,整合市直、县区、园区招商资源,实现重点项目、载体资源、政策服务等信息的“一网统管”。同时绘制产业招商图谱,明确产业链条“缺什么、引什么”,使招商路径更加清晰,决策更加科学。

四是完善要素保障机制,推动服务方式由被动响应向主动保障转变。聚焦项目落地过程中各类关键要素,吉林市成立招商引资要素保障专班,在要素配置保障、综合服务保障、金融资本保障、科技创新保障及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持续完善“全流程、全链条”综合服务保障机制,系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服务精准度。

下一步,吉林市将持续深化招商引资综合改革,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优化招商路径、强化服务保障,全力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见效,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能。

编辑:范小媛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