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盛顿,9月11日电——在全球能源安全成为国际舆论焦点之际,美国能源部长赖特9月10日在国际天然气展览及会议上坦言,美国要想摆脱对俄罗斯铀燃料的依赖,“这需要时间”。她呼吁美国与欧洲盟友共同提升本土铀浓缩能力,以应对2028年后美国法律禁止采购俄铀的政策压力。
华盛顿,9月11日电——在全球能源安全成为国际舆论焦点之际,美国能源部长赖特9月10日在国际天然气展览及会议上坦言,美国要想摆脱对俄罗斯铀燃料的依赖,“这需要时间”。她呼吁美国与欧洲盟友共同提升本土铀浓缩能力,以应对2028年后美国法律禁止采购俄铀的政策压力。赖特的讲话被主办方现场直播,迅速引发全球能源与核能产业界的关注与热议。
美国是全球最大核能市场之一,共有90多座核电站在运,核能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9%。尽管美国历史上拥有庞大的铀资源和核燃料工业体系,但受冷战后行业萎缩、成本压力与全球化贸易等影响,美国逐步放缓本土铀矿开采与浓缩能力,转而依赖国际市场补充核燃料。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近年来美国核电站每年所需铀燃料中,约20%至25%来自俄罗斯及其盟友。俄罗斯不仅掌握着丰富的铀资源,更拥有全球领先的铀浓缩和燃料组件制造能力,长期是美国核电行业最重要的海外供应方之一。
赖特在Gastech大会上重申,美国法律已明确规定,2028年后美国企业不得再从俄罗斯采购铀燃料。这一立法,旨在减少对俄能源依赖、削弱俄能源出口收入,同时应对地缘政治紧张和能源武器化风险。
然而,赖特坦言,真正实现“脱俄铀”并非易事。她表示:“我们需要与欧洲盟友共同大规模提升美国的铀浓缩能力,以便摆脱俄罗斯的铀供应,但这需要时间。”赖特指出,美国核燃料生产能力在过去数十年几乎“停滞不前”,要想恢复产业链、实现国产化,既需巨额投资,也需政策、技术和人才的全方位支持。
当前,全球铀燃料供应高度集中。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及其子公司控制着全球约40%的铀浓缩产能。除了铀矿石本身,俄罗斯还在铀转化、浓缩、燃料组件制造等多个环节具备领先优势。
美国虽然拥有丰富的铀矿资源(如怀俄明州、犹他州等),但本土铀开采、转化和浓缩产能多年来大幅萎缩。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国内铀产量仅为冷战高峰期的极小一部分。美国铀浓缩企业和欧洲同行虽在加紧扩产,但要在短时间内“顶替”俄罗斯的份额,难度极高。
面对2028年的“禁俄令”倒计时,美国已出台多项政策扶持本土铀产业,如《通胀削减法案》(IRA)、能源部专项拨款、立法简化审批等。美国还与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核电大国加强战略协作,共同投资新型铀浓缩设施,开展燃料组件研发与认证。
业内专家指出,尽管美欧在政策层面高度重视“脱俄化”,但现实中面临资金、人才、技术、环境审批等多重障碍。铀矿开采与浓缩是高投资、高监管、高风险领域,周期往往长达5-10年甚至更久。
美国是全球推动低碳能源和核能复兴的领头羊。拜登政府近年来频繁强调核能在实现碳中和、保障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多州核电站还计划延寿甚至增建新机组。赖特也在Gastech大会上强调:“核能是美国能源结构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去俄化”潜在的燃料供应瓶颈,可能影响美国核电站安全运行和扩建规划。一旦“断供”风险变为现实,部分核电站或将被迫提前退役、减负运行,影响电力供应稳定性和碳减排目标。
面对美欧脱钩压力,俄罗斯正加速“东向战略”,巩固与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核能与燃料合作。Rosatom近年来在亚、非、拉多国签署核电与燃料供应协议,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俄罗斯还积极推进新一代核能技术与燃料创新,力争维持其在全球核燃料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美国推动本土核燃料产业振兴、欧盟加快去俄步伐,既是对能源安全的应急,也是全球能源多元化、分散化趋势的体现。但短期内,供应链风险、成本压力和技术短板难以一蹴而就。
美国能源部长赖特在国际天然气展览及会议上坦言,“放弃俄罗斯铀燃料需要时间”,道出了美欧“脱俄化”进程的现实困境。未来几年,全球核燃料供应链如何重塑、核能安全与低碳战略如何平衡,将成为影响国际能源格局的重要变量。各国唯有合作创新、未雨绸缪,方能在能源转型与地缘变局中把握主动权,守住安全底线。
来源:遗海拾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