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1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取得了一批重大的找矿突破成果,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1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取得了一批重大的找矿突破成果,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许大纯介绍说,“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同时深层煤层气取得重大突破,仅鄂尔多斯盆地就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3000亿方,接近过去10年新增总和,这些储量主要是来自大盆地深层和海域深水。新增油气储量的大幅增长,支撑保障了我国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过2400亿方。同时,铀矿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在甘肃泾川和黑龙江嘉荫探获了两个特大型铀矿,夯实了伊犁、鄂尔多斯等5个大型铀矿基地的资源基础,为我国铀矿资源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
许大纯表示,新的一些资源基地也在崛起,比如云南镇雄富磷矿、青海茫崖深层卤水钾盐矿,特别是辽宁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有望成为继山东胶东金矿之后我国又一个世界级的金矿。
战略新兴产业矿产也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据许大纯介绍,锂矿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资源,我国发现了一个“亚洲锂腰带”,从东往西横跨了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四个省区,长度达到2800公里,在这个重要稀有金属成矿带上,已经找到了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同时,还突破关键技术,在钾盐卤水中提取锂资源,在低品位的锂云母中提取锂资源。还有一个重要的矿产是氦气,作为冷却剂、保护性气体,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半导体和航空等领域,过去主要依靠进口,现在通过科技攻关形成了在天然气中提取氦气的技术体系,使我们国家的氦气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国内产能可以满足核心需求。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