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雁回时》大结局,我无语凝噎,倍感惋惜,写下这篇肺腑之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4 13:21 1

摘要:《雁回时》大结局播出当晚,热搜词条炸得比跨年烟花还热闹。观众前一秒还在为周姨娘手刃渣男的戏份拍手叫好,后一秒就被“删减6集”的消息浇了盆冷水。有人翻出开播时官微放出的36集备案截图,对比现在播出的30集版本,发现关键角色庄语迟的死亡镜头凭空消失,柴靖背着的神秘

《雁回时》大结局播出当晚,热搜词条炸得比跨年烟花还热闹。观众前一秒还在为周姨娘手刃渣男的戏份拍手叫好,后一秒就被“删减6集”的消息浇了盆冷水。有人翻出开播时官微放出的36集备案截图,对比现在播出的30集版本,发现关键角色庄语迟的死亡镜头凭空消失,柴靖背着的神秘木匣子直到结局都没打开,连儋州难民线也成了编剧笔下落灰的废稿。

最让观众意难平的是王艳那段封神表演。周姨娘穿着素白中衣追杀庄仕洋,鲜血从胸口喷溅到衣襟的镜头,把中式恐怖美学玩到极致。谁能想到这场戏的服装竟是演员自己选的?原本导演准备用红色突出复仇快感,王艳坚持用白衣配血痕,说要让观众看清“吃人的礼教比刀子更伤人”。这种细节控到极致的创作态度,倒是和剧中傅云夕吞下毒药还要整理衣冠的强迫症如出一辙。

比起常规的“女主手撕渣爹”套路,《雁回时》玩得更狠。庄寒雁举着火铳逼宫那场戏,弹幕都在猜她会不会扣动扳机,结果编剧让阿芝的哭声做了休止符。这个设计初看憋屈,细想却是神来之笔——当小女孩抱着她说“娘亲不要变成坏人”,比什么正义审判都更有杀伤力。就像现实里那些被家暴的女性,真正让她们放下菜刀的往往不是法律,而是孩子懵懂的眼睛。

剧组在有限篇幅里塞进去的暗线更值得玩味。傅云夕私藏赃款的木箱刻着苗贵妃的徽记,庄语山出嫁前夜烧掉的婚书上有个“迟”字,这些镜头快得眨眼就过,却把权谋线织成了密网。可惜被删减的六集里,据说原本有儋州灾民冲击庄家祖坟的重头戏,庄寒雁在死人堆里找证据的片段现在只剩几个晃动的火把镜头。

观众为“残缺版”结局吵翻天时,追剧多年的老粉反而看出门道。当年《大明宫词》也被剪过太平公主的成长线,结果二十年后观众还在考古删减片段。好故事就像陈年普洱,经得起时间冲泡,《雁回时》留下的女性同盟雪夜策马、苗贵妃三尺白绫证清白的画面,足够在古装剧史册上留名。倒是那些嚷嚷“烂尾”的人该想想,能在资本博弈下保住角色不崩、主线完整的剧组,已经比剧中主角还能打。

现在最让人抓心挠肝的是柴靖带走的秘密。这个女杀手临走前对着庄寒雁欲言又止的眼神,比庄仕洋挨的三十八刀还让人惦记。有显微镜观众发现她腰牌纹路和苗贵妃的暗卫图腾一模一样,难道贵妃假死遁走的伏笔藏在这儿?可惜这些烧脑猜想随着剧集删减,怕是要成为古装剧未解之谜了。

说回现实,影视圈最近流行“边拍边剪”的操作。《雁回时》的遭遇不是孤例,前有某仙侠剧为过审把三世轮回剪成单线叙事,后有职场剧因品牌方施压删光讽刺资本的情节。当创作自由撞上商业考量,能像《雁回时》这样用演技封神、用镜头说话的剧组,属实是行业清流。王艳往脸上抹血浆时说的那句“戏比天大”,现在听来格外振聋发聩。

互动话题:

1.你觉得《雁回时》删减的六集该不该放出导演剪辑版?

2.周姨娘白衣染血和红衣复仇哪个版本更震撼?

来源:星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