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好科普一下,就是1995年-2009年出生的人,又被称为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成长的时代无缝对接了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所以信息获取90%来源于社交媒体,并且在各种网络议题中参与度极高。
让“Z世代”办5G套餐?
“月租39是底线,多一分都算我输!”某高校00后这狠话一撂,直接让运营商市场部集体“失眠”。
Z世代是啥群体?
正好科普一下,就是1995年-2009年出生的人,又被称为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成长的时代无缝对接了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所以信息获取90%来源于社交媒体,并且在各种网络议题中参与度极高。
目前我国Z世代人口规模已有2.64亿,占总人口的19%。但这不到20%的人却撬动了超5万亿消费市场,可见消费潜力巨大。
但Z世代有着与前几代人截然不同的消费观,他们有独特的“圈层文化”,如二次元、动漫圈、游戏社群、粉圈等,追求个性化消费,更愿意在品质、兴趣、体验消费等方面“买单”。虽然看似“特立独行”容易“冲动消费”,但对运营商而言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市场调研显示,61%的95后认为5G套餐超过60元就是“抢钱”,而抖音直播间的低价流量卡,却能一夜卖出上万单。这是在用实际行动表示:只能我“薅羊毛”,你们薅我的羊毛是万万不可能的!
随着人口红利消退,新增用户增长乏力,号卡市场已经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运营商们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经营策略,尝试该如何“撬动”Z世代这块潜力市场。
那么除了低价,还有哪些“卖点”能打动Z世代呢?这几组真实案例对比,便能看出一二。
▶ 虽看中低价,但更偏爱“权益”。某省运营商“29元校园卡”推出后无人问津,效果惨淡,而联通“花Young派”套餐,月租39元,但因绑定B站会员专属流量,并赠送奶茶券等权益,而受到追捧。
▶ 营业厅花样百出,也比不上直播间“开盲盒”。线下网点经常日均客流不到50人,但某省运营商在直播间搞“流量盲盒”活动,开卡量是线下的3倍,在线流量超10万。
▶ 为“圈层”付费,“为爱发电”才是王道。中国电信联合B站推出虚拟偶像代言的“π卡”,上线首月95后用户占比过半;中国移动“瞄准”明星圈层效应,邀请周杰伦、时代少年团、奥运冠军队等成为动感地带5G合伙人,粉丝带动率持续上涨。可见Z世代虽然嘴上嚷着“月租39元是底线”,但“为偶像联名卡氪金100大洋绝不眨眼”!
▶ 留住用户已不能靠“忠诚度”。除了“卖点”,还有“雷点”不能踩。Salesforce数据显示,32%的Z世代一年内换过运营商。更狠的是,因为“销户流程太麻烦”,00后会直接选择“携号转网”。不过中国移动推出“视频客服”后,投诉处理时长直接降低60%,效率极速提升,口碑得以瞬间逆转。
如今,卷价格显然三家都“卷不动”了,想hold住Z世代,还得“体验战”开道。
首先,要为产品增加社交“附加值”,让Z世代主动变身“代言人”。比如,VIVO在X70系列手机发布之际,与小红书联名打造“48小时周末重启计划”营销策略。借势年轻人喜欢的露营风潮,邀请粉丝用户参与X70“露营出片神器”的话题发布和分享,带动小红书站内X70系列搜索量增长800%,笔记热度增长380%,增强品牌曝光和互动,一举让VIVO在当季度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登顶。
再比如韩国的LG U+更绝,招募20+年龄的品牌大使,推出U+ Pet Care智慧家居“宠物套餐”,涵盖智能摄像头、智能喂食器、零食机器人等设备,以及宠物保险、摄影、健康咨询等服务,直接稳稳拿捏“铲屎官”。
其次,真诚永远是“必杀技”,服务要“秒回+走心”才能圈住00后的心。在服务质量上,Z世代容忍度较低,客服最好能秒回,真诚解决问题并反馈,不要绕弯子,00后完全不吃这套。再就是温度,某省运营商给粉丝用户送的生日福利居然是“明星语音祝福+视频平台会员”,引发朋友圈和小红书刷屏,用户裂变不就来了。还是那句话:速度决定效率,温度决定留存。
总而言之,Z世代不是“难搞”,只是讨厌被当“韭菜”。如果运营商学会用“社交货币”替代“套餐升级”,用“权益”替补“低价”,用“心级服务”替代“话术套路”,那39元就不是“底线”,而是打开2.6亿市场的钥匙。
记住,永远别和年轻人比“谁会玩”,要比谁更懂“他们想要什么”。
来源:通信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