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不行了?俄媒曾公布1张绝密照片,中国要努力20年才追得上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4 13:11 1

摘要:而就在外界唱衰俄罗斯时,俄媒突然公布了一张绝密照片,内容让全球军事专家瞬间沉默:“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的最新改进型。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俄罗斯的常规军力表现让不少人质疑 “战斗民族”是不是真的衰落了?

毕竟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屡遭打击,陆军推进缓慢,空天军存在感薄弱……

而就在外界唱衰俄罗斯时,俄媒突然公布了一张绝密照片,内容让全球军事专家瞬间沉默:“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的最新改进型

这张照片背后,是俄罗斯依然牢牢握在手里的“水下王牌”。

更令人震撼的是,有观点认为,中国在战略核潜艇领域,可能还需要20年才能追上俄罗斯的水平

这是危言耸听,还是客观事实?中国与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差距真的有 20 年之久吗?

“北风之神” 作为俄罗斯海军的王牌装备,是俄罗斯战略威慑体系的核心力量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仅是一艘潜艇,更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代表着俄罗斯在军事科技领域的顶尖水平 。

这张照片的公布,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也打破了外界对俄罗斯军事能力的一些质疑。

它让人们看到,尽管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在关键军事技术领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

“北风之神” 的卓越性能,使其在全球战略核潜艇中脱颖而出。在隐身技术方面,它堪称典范。

其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降噪措施,艇体表面铺设了高效声瓦,这种消声瓦能够有效吸收和散射潜艇自身发出的噪音,就像给潜艇披上了一层隐形的 “隔音外套” 。

同时,潜艇内部的机械设备也进行了精心的减振处理,从源头上减少了噪音的产生。

据相关资料显示,“北风之神” 的水下航行噪音仅为 108 分贝,这一数据甚至低于美国最先进的 “俄亥俄” 级战略核潜艇,使得它在深海中航行时,宛如一个悄无声息的幽灵,极难被敌方声呐探测到 。​

在战略打击能力上,“北风之神” 更是威力惊人,它装备了 16 枚 RSM - 56 “布拉瓦” 潜射弹道导弹 ,每枚导弹射程超过 8000 公里,可携带 6 到 10 枚 10 万吨 TNT 当量的分导式核弹头 。

这意味着一艘 “北风之神” 就能携带 96 至 160 枚核弹头,如此强大的火力,足以对任何一个大国发动毁灭性的核打击。

“布拉瓦” 导弹还具备强大的突防能力,采用了先进的制导技术和诱饵装置,能够在飞行过程中巧妙地避开敌方的导弹防御系统,准确命中目标 。​

“北风之神” 还具备完善的自卫能力,它配备了 6 具 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多种先进的鱼雷,用于应对敌方潜艇的威胁 。

除此之外,还装备了 SA - N - 8 型近程舰空导弹,能够对来袭的敌方飞机和导弹进行有效的拦截,为潜艇提供了全方位的防御保护。

北风之神核潜艇最初是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为替代941型核潜艇而启动的研发项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这一宏伟工程。

凭借苏联时代留下的技术资料,俄罗斯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终于在2013年实现了北风之神核潜艇的正式服役。

俄罗斯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持续进行改进工作,在2020年6月服役了首艘改进型号“北风之神A型核潜艇”。

这款核潜艇的技术水平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从专业角度看,潜艇的"龟背"设计是衡量其先进程度的重要指标。

龟背会显著增加潜艇航行噪音,降低隐蔽性,因此如何减小甚至消除龟背结构,一直是核潜艇设计师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北风之神A型核潜艇几乎完全消除了龟背,而中国的094型战略核潜艇仍存在明显的龟背结构,这确实反映出两国在核潜艇设计上的差距。

核潜艇从概念提出到最终服役往往需要漫长时间,通常一型潜艇从设计到服役花费20年已算速度较快。

考虑到目前尚未听闻中国有比094型更先进的战略核潜艇服役消息,网友们认为中国需要20年才能赶上俄罗斯在消除龟背技术上的成就,这一判断有一定道理。

不过,评价一国核潜艇实力不应只看技术参数,还要考虑实际运用能力。

虽然俄罗斯在核潜艇设计上确实领先中国,但技术优势并不等同于整体优势。

俄罗斯在经济衰退背景下,其核潜艇实际部署和维护能力受到严重制约,这显著削弱了其战略威慑的实际效果。

中国虽在技术上有差距,但通过系统化的后勤保障体系和持续增长的经济支持,正逐步缩小这一差距。

技术追赶需要时间,但完整的核威慑体系建设更为重要,这也是评估一国核力量时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不过对此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在核潜艇领域中国也不是全没有优势的。

相较于中国,俄罗斯是核潜艇设计能力较强,但后勤配套的能力不足。

核潜艇的实际作用不仅仅是作为最终核打击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日常巡航时发挥的战略威慑力。

通过持续的战略巡航,向潜在对手展示自己随时可以进行核反击的能力,这才是核潜艇在和平时期最关键的任务。

因此,一国核潜艇的实际巡航频率与持续性,直接反映了该国核威慑的实际效能

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核潜艇巡航情况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俄罗斯仅执行了5次战略核潜艇巡航任务,而2008年这一数字为10次。

这种巡航频率的下降,反映了俄罗斯在核潜艇后勤保障和维护能力上的不足。

即使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状况相对稳定,海军后勤体系有所改善,但考虑到"2020年代"是俄罗斯用北风之神核潜艇替换德尔塔型战略核潜艇的关键转型期,核潜艇巡航频率难以有质的。

相比之下,中国在核潜艇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据英国《路透社》2023年4月的报道,中国已经能够在南海海域保持至少1艘核潜艇常年巡航的状态。

这意味着中国实现了南海海域365天、全天候有战略核潜艇存在的威慑态势。

这种连续性巡航能力极大提升了中国的核威慑力,即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中国本土受到突然袭击,南海的战略核潜艇仍能执行核反击任务,发射至少

这一对比清晰地说明,虽然在核潜艇设计和技术层面中国落后于俄罗斯,但在实际运用能力上,中国通过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已经构建了比俄罗斯更为有效的核威慑力量。

技术先进的核潜艇如果不能保持高频率、持续性的战略巡航,其实际威慑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对于当前的俄罗斯而言,其核潜艇技术的领先地位既是一种战略资产,也反映出其国防战略的深

从积极方面看,先进的核潜艇技术保障了俄罗斯最基本的战略核威慑能力。

在俄罗斯整体国力下滑、经济实力甚至不及印度的背景下,维持大规模常规军事力量已经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采取了压缩常规军事开支、重点保障战略核力量的国防政策,北风之神系列核潜艇的持续发展正是这一政策的直接体现。

凭借这种相对经济的国防战略,俄罗斯得以维持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而这种"重核轻常"的军事策略也给俄罗斯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地缘政治环境时的战略灵活性不足。

常规军事力量的相对弱小,使俄罗斯在处理某些区域冲突和安全威胁时捉襟见……

【结语】

俄罗斯用一张照片提醒世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战略核潜艇领域,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别忘了,20年前,中国连航母都没有;如今,福建舰已电磁弹射起飞,096型或许就是下一个突破口。

等到中国核潜艇噪音降至100分贝以下、“龟背”彻底消失时,全球战略平衡或将重新洗牌。

路透社·《Analysis: China's intensifying nuclear-armed submarine patrols add complexity for U.S., allies》

来源:小彭的灿烂笔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