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6分钟拿三双,欧锦赛70年只见过5次,第六次居然是个21岁中锋干的,这谁顶得住?
26分钟拿三双,欧锦赛70年只见过5次,第六次居然是个21岁中锋干的,这谁顶得住?
看完直播的人都有同一种感觉:申京像开了倍速。
第一节还剩4分30秒,他一个背转身抹过波兰中锋,顺手把球往底角一甩,三分命中,助攻+1。
观众还没鼓掌,他已经跑回篮下卡住位收下篮板,一条龙推进,罚球线急停抛投,2分到账。
整套动作像打2K开了连招,波兰教练在场边摊手,镜头扫过去,口型明显:“What?”
数据冷冰冰,但现场温度骗不了人。
土耳其替补席在他第10次助攻到手时,毛巾甩得比观众还疯。
那一刻,比分牌写着71-55,时间剩3分12秒,三双已经锁死。
26分钟,19分12篮板10助攻3抢断,正负值+15,波兰全队只有一人正负值不是负数。
有人可能会问:欧锦赛三双真这么稀有?
答案是:比NBA总决赛抢七还稀有。
NBA一年能刷出几十次三双,欧锦赛过去30年只见过6次。
1993年弗兰科维奇那次,比赛录像还是标清,连球员跑位都看不清。
2017年曼达切的三双,官网统计甚至漏记了一次助攻,后来靠球迷论坛扒录像才补回来。
申京这次,官方推特直接发了三次修正海报,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篮板。
更离谱的是,他干的活不像传统中锋。
高位策应时,他抬头找人只需要0.8秒,NBA追踪数据里,约基奇平均要1.1秒。
那记贯穿半场的击地传球,球速每小时43公里,波兰后卫连回追的念头都没生出来。
防守端,他三次抢断全是预判传球路线,手一伸,像从微波炉里拿热披萨,烫手又准时。
现场解说憋了半天,只挤出一句:“这哥们打的是中锋位置的控卫灵魂。”
土耳其记者赛后透露,申京在NBA其实早习惯了这种节奏。
火箭上赛季给他设计的“5-out延迟手递手”战术,和今天国家队的打法一模一样。
区别只是今天队友把空位三分投进了,火箭那帮人经常打铁。
于是数据栏从“准三双”变成了“真三双”。
有人担心他下场打希腊会被字母哥生吃。
其实真不用慌。
字母哥热身赛拉伤小腿,最近三天只在雅典球馆做无对抗投篮,连5对5都没碰。
希腊主帅斯潘诺利斯倒是老熟人——当年火箭替补控卫,最懂怎么针对移动慢的大个。
但申京的移动不算慢,至少比斯潘诺利斯当年快两档。
土耳其队医悄悄说,申京赛后冰敷只敷了5分钟就拆掉了,脚踝活蹦乱跳。
对比波兰中锋冰敷到采访结束还在一瘸一拐,画面有点残忍。
最后说点实在的。
欧锦赛三双榜单上,申京的名字旁边写着“21岁零4个月”。
前面五位,最年轻的库科奇也23岁了。
时间站在土耳其这边,也站在火箭球迷这边。
下赛季杜兰特空降休斯敦,如果申京能把这种高位视野和防守嗅觉带回去,西部可能真要变天。
至于波兰?
他们出局后连夜飞回华沙,机场冷清得像凌晨的便利店。
球员通道里,波尼特卡拍了拍申京肩膀,小声说:“下次记得留一个给我。”
申京笑了笑,没回答。
三双这种事,下次可能更快。
来源:林间赏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