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合法权益,2025 年 4 月 2 日,在春播备耕的关键时期,息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县公安局食药环大队、县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对息县农资市场开展
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合法权益,2025 年 4 月 2 日,在春播备耕的关键时期,息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县公安局食药环大队、县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对息县农资市场开展了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专项行动。
此次行动严格遵循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原则,行动前,执法人员通过双随机系统,随机抽取执法人员与检查对象,确保执法过程的公平公正。行动当日,12 名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奔赴息县多个农资市场、销售门店,针对各类农资产品展开地毯式排查。
踏入农资门店,执法人员迅速分组,一组专注种子领域,另一组则聚焦农药与肥料的检查。在种子检查中,执法人员不放过任何细节,他们仔细翻阅种子经营门店的档案资料,严格审查营业执照、种子经营备案等资质证件,确保门店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紧接着,执法人员拿起一袋袋种子,认真查看种子标签,逐行核对品种名称、审定编号、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产地、质量指标等信息。
农药检查环节同样严谨。执法人员打开农药货架,对各类农药产品进行全面清查,他们检查农药登记证号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存在套用、冒用登记证号的违法行为,查看农药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对过期农药进行标记、统计,防止其流入市场。同时,执法人员还仔细核对农药标签上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中毒急救措施等内容,确保标签标识符合规定,避免农民因错误使用农药而遭受损失或引发安全事故。
在肥料检查区域,执法人员拿出专业检测工具,对肥料的外观、颗粒均匀度等进行初步判断,之后便开始仔细核对肥料的有效成分和含量标识。针对复合肥料,他们认真查看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含量是否与包装标示一致;对于有机肥,检查有机质、腐殖酸等关键指标是否达标。为识别肥料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的问题,执法人员不仅向商家索要进货凭证、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资料,还详细询问肥料的进货渠道和销售情况,对可疑产品追根溯源。
在此次行动中,执法人员抽查检查农资产品 200 余个,从多个门店随机抽取种子样品 11 个、肥料样品 12 个,同时,还对部分农药产品进行了抽样。这些样品被分类封存,贴上标签,详细记录样品的名称、来源、抽样时间等信息,随后将被送往具备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对样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精确分析,为判定农资产品质量提供权威依据。
与此同时,执法人员还不忘向农资经营者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强调依法经营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诚信经营,共同营造良好的农资市场环境。执法人员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结合实际案例,向经营者详细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醒他们切勿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避免损害农民利益,触碰法律红线。
息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整合了多部门执法力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极大地提升了执法效能,形成了强大的监管合力。下一步,息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将持续优化“综合查一次”,加大对农资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为息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供稿:息县农业农村局)
来源:雪梨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