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晚,“黄酒一哥”古越龙山(600059.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9.36亿元,同比增长8.55%;实现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滑48.17%。
黄酒困局中的古越龙山,一场传统与时代的“错位对话”。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3月27日晚,“黄酒一哥”古越龙山(600059.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9.36亿元,同比增长8.55%;实现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滑48.17%。
在消费升级浪潮席卷酒类行业的当下,古越龙山交出了一份充满撕裂感的成绩单,虽然营收继续“向上”却难掩净利润“腰斩”的尴尬,战略转型的阵痛与行业结构性矛盾交织,折射出黄酒品类突围的深层困境。
1业绩目标“四连败”的古越龙山从2021年到2023年,古越龙山一次又一次定下发展目标,却又一次次自食其言。到2024年,古越龙山仍是以信誓旦旦的定目标“开篇”,其公开对外声称“一定会努力实现酒类销售增长12%以上,利润增长12%以上,确保营收超过20亿元……”
与前三次没有不同,古越龙山第四次业绩失约。对此,一位接受采访的业内资深人士直言,古越龙山交出的2024年成绩单,就如同一坛尘封的老酒——揭开红布时醇香犹在,入口后却泛起苦涩。
营收19.36亿元同比增长8.55%,净利润2.06亿元同比腰斩48.17%的“冰火两重天”,不仅是企业战略的阶段性答卷,更暴露出传统黄酒行业在消费迭代浪潮中的集体失语。
众所周知,黄酒的发展一直被地域枷锁所累。黄酒的消费规模在整体酒饮市场并不算大,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消费特征,集中于江浙沪地区,或与地方饮食习惯有关,想扩大市场并不容易。
按照业内人士的话说,当白酒、啤酒通过全国化收割市场红利时,黄酒企业却陷入“守土成本攀升、外拓成效微弱”的恶性循环。
在此背景下,即便是“黄酒一哥”古越龙山也没有真正走出过江浙沪,特别是在销售费用连续保持增长的状态下,其区域突破进展仍然缓慢。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收入的57.03%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地区,64.9%的黄酒销量也集中在上述区域。
当前,一些悲观的论调认为,古越龙山的年报不仅是企业转型的警示录,更是一面折射黄酒行业集体焦虑的镜子。
当白酒企业用酱香科技打开万亿市值空间,啤酒巨头借精酿革命重塑行业格局,黄酒龙头若不能从“守成思维”转向“品类革命”,恐将困守地域围城。
此时,黄酒应是比谁更需要一场“创造性破坏”——不是把酒坛搬进直播间,而是用新语言翻译老技艺;不是简单提价,而是重建价值坐标。或许唯有打破“黄酒=传统”的思维定式,才能让这坛千年陈酿,真正飘香于新时代的餐桌。
而市场上较为乐观的一些人却认为,从企业自身的发展看,这份看似“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实则暗藏着一家百年老字号向新而生的战略韧性。
当市场聚焦于净利润同比下滑48%的刺眼数据时,更应看到其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52%的核心业务改善。电商渠道的爆发式增长,以及“青玉案”果味黄酒系列在Z世代中引发的消费涟漪。
从黄酒品类的发展来看,黄酒行业虽陷地域困局,但健康化、国潮化趋势正打开新窗口。未来,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升,兼具健康属性与文化底蕴的黄酒,或即将迎来“品类大爆发”的历史机遇。
古越龙山若能抓住健康消费与国潮复兴的东风,未尝不能将千年黄酒文化转化为新消费时代的超级IP。到时,古越龙山就会如绍兴鉴湖底那层层叠叠的“酒泥”,沉默中积蓄着破茧重生的力量。
来源:酒哥杨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