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通四海,桥连五洲。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在喜迎杂技节“回家”的同时,要把杂技节作为弘扬传承杂技文化的重要契机,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擦亮吴桥杂技这块金字招牌,让其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彩。作为中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与世
艺通四海,桥连五洲。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在喜迎杂技节“回家”的同时,要把杂技节作为弘扬传承杂技文化的重要契机,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擦亮吴桥杂技这块金字招牌,让其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彩。
作为中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与世界杂技的摇篮,吴桥的杂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代的“角抵戏”到汉代的“百戏”,从民间撂地表演到登上国际顶尖舞台,这一古老艺术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如今,吴桥杂技不仅是沧州闪亮的城市名片,更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作为我国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国际性杂技节,正是对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与创新展示的重要平台。
擦亮杂技之乡的金字招牌,必须深挖文化内涵,筑牢传承根基。吴桥杂技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千年文化的结晶。要加强对杂技文化的研究、阐释和传播,深入挖掘其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系统梳理和保护杂技传统节目,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新路径;完善杂技人才培养体系,发挥非遗传承人的带动作用,提升专业学校与院团办学水平,全力培养高素质杂技艺术人才;大力发展景区驻演、文旅演艺、线上云演、街头路演、社区展演等多元演出形态,让更多人亲近杂技、读懂杂技、热爱杂技。
擦亮杂技之乡的金字招牌,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注入时代活力。艺术的魅力源于传承,成于创新。要推动跨界融合,大胆融入现代科技与艺术元素,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杂技团队,推进多要素聚集、全景式物化、沉浸式体验,打造一流的场景业态;做强创意研发,推动杂技与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领域合作,开发具有中国气质、现代审美和国际表达的杂技IP;加强艺术创作,支持优秀编创人才创作更多反映时代风貌、贴近群众生活的杂技剧、杂技秀和精品节目。
展开剩余43%擦亮杂技之乡的金字招牌,必须拥有国际视野,深化交流互鉴。吴桥杂技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要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办好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等国际赛事展演,打造世界杂技艺术交流高端平台;要支持鼓励优秀院团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吸收各国杂技精华,提升吴桥杂技的吸引力、影响力与竞争力;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以更鲜活、更直观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杂技故事,在交流互鉴中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擦亮杂技之乡的金字招牌,必须健全产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杂技与旅游、体育、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具有杂技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文旅项目,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杂技产业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要注重品质提升,完善服务措施,优化配套设施,挖掘消费潜力,以高质量设施、高水平服务赢得赞誉和人气;要加强政策保障与资金扶持,改善创演环境和从业者待遇,让杂技人才能够安心扎根艺术、专注创作,为杂技艺术的长远发展推波助澜。
擦亮杂技之乡的金字招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只有以文化内涵为根基,以守正创新为动力,以国际交流为舞台,以产业生态为支撑,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才能让这份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与勇气的艺术瑰宝,在新征程上持续展现发展活力。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