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作品赏析(第10届)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4 01:10 1

摘要: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

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

自1989年创办以来,已举办十五届,对于推动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让广大摄影爱好者欣赏、学习到中国摄影金像奖的作品,从第一届开始起,了解中国摄影金像奖历年来获奖作品的发展变迁趋势,

我们特意整理了网上可以查到的历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作品,供大家赏析,喜欢摄影的老师们请点点赞、关注一下,以免下次找不到了。

获奖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个人欣赏、学习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摄影创作奖获奖名单

记录摄影类·新闻摄影组

李洁军 赵青

八路军战斗在浮图峪长城 李洁军

麻风病康复者的18年(组照) 李洁军

一群老人在玩儿麻将牌,岁月的痕迹和躯体的残肢任然挥之不去

郭延民点评:

李洁军的作品《复制战争》是对荷赛肖像类评选的突破与创新,受到国内外专家高度赞扬。麻风病人的喜怒哀乐令他牵肠挂肚,18年的跟踪拍摄倾注了他深情的关爱。洪灾、非典、地震、雪害各种天灾人祸的现场第一时间总能看到他匆忙的身影。他的作品是新闻价值与艺术观赏性的统一,是新闻摄影工作者为实现中华复兴梦力所能及的奉献。

三峡工程首批移民 赵青

重生录:汶川大地震‘手机女孩’卿静文6年成长之路(组照) 赵青

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17岁学生卿静文,在地震废墟底层被埋70个小时获救

于文国点评:

赵青一直以饱满的工作激情投入在新闻采访第一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被业内称为“拼命三郎”。他曾主持开辟深圳晚报社“深圳24小时目击”摄影栏目,备受全国新闻摄影界关注。他用鲜活的事实、滚烫的瞬间、持久的传播,忠实的践行了新闻摄影影响社会、以文化人、提升品位、促进文明的历史担当。

记录摄影类·纪实摄影组

解海龙 樊尚珍 郑云峰 卢现艺 田 立 冯建新 黄利平

解海龙作品

解海龙作品

黄文点评:

解海龙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田野调查方式对中国农村失学儿童进行摄影记录,不仅积累了海量珍贵影像,更引发了一场遍及全中国的重要社会运动——“希望工程”,这是迄今在中国通过摄影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改变影响最深远的项目,而且作者至今没有放弃的对当年失学儿童后续生活状态的了解和影像捕捉。

草原恋 樊尚珍

藏羚羊(组照) 樊尚珍

黄文点评:

樊尚珍的镜头一直追随大自然之中的野生动物,并捕捉到它们独特的生活形态和优秀视觉形象。他拍摄的野生动物表现出明显的拟人化特征。整体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大地母亲的热爱和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执着,其社会责任意识与其优秀的视觉书写能力相结合,最终造就出一批出色的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可圈可点。

青海湖生态对比 郑云峰

二十多年前的青海湖畔,湖水清澈,群鸟翔集。(上图,摄于1986.7)

二十年后由于青海湖周边污染,流进湖里的有机物增多,生成藻类,污染湖水。(下图,摄于2005.8)

辩经 郑云峰

黄文点评:

郑云峰30余年如一日,自发奔走于中国西北青藏高原上的黄河源头,全方位记录当地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数十年出版相关大型画册十余部。其摄影作品及著作成为关于中华民族母亲河源头地区的百科全书。这种以摄影为工具,为自然和社会服务的执着与担当令人感佩,更充分体现了影像工作的本质意义。

寻找祖灵之路(组照) 卢现艺

歌师王明英,苗族,1939年生,文盲

寻找祖灵之路(组照) 卢现艺

贵州榕江县苗族十三年一次的盛大酬神牺牲仪式“吃牯脏”

黄文点评:

卢现艺深入贵州山区苗族聚居区,通过详尽的细节化影像白描,将苗民在“牯脏节”上祭祀、寻找祖先之灵的仪式性过程完整记录下来,使得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这一中国少数民俗口传文学的语言叙事获得了可视化的呈现。其细致入微的影像采撷具有强烈的记录意义和重要史料价值,使摄影本质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土医疗法 田立

纪实专题:失去的绿洲 田立

如火焚尸般的烧炭现场

黄文点评:

田立是一位身处巨大变化社会浪潮之中,特别关注正在消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努力用影像准确记录这种过程的摄影师。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以黑白还是彩色方式呈现,他的作品表现出明确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其优秀的影像控制和呈现能力充分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美术训练功底,而作品中表达出的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了其记录价值。

纪实专题:老红军的心愿 冯建新

老红军冉秀珍穿着”红军服“情不自禁地对着镜子喜笑颜开

纪实专题:和平年代的兵 冯建新

简易帐篷里的士兵

黄文点评:

冯建新自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军旅生活的影像记录,那些朴素、真实的影像在中国新闻纪实摄影探索过程中难能可贵。而今,作者的镜头对准已届耄耋之年的老红军战士,是其为历史留影的一种可贵努力。作为重庆摄影家协会的带头人,他积极参与地方各类摄影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为整个地区的摄影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下镇四合村 1999年6月 黄利平

下镇乡十五村 1998年5月 黄利平

黄文点评:

黄利平对自己位于山东东营农村故乡的眷恋之情通过这些平静而温暖的影像涓涓流淌。尽管记录的多为乡间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细节,但作者不动声色的视觉呈现却成为一种无声而有力的表达。作者的影像平稳、扎实且富于内在逻辑,显示出其深厚的摄影记录功力。

艺术摄影类·直接呈现组

李英杰 楼宇浩

《太极》(组照) 李英杰

《太极》(组照) 李英杰

梅生点评:

《太极》是一部学术性的摄影作品。李英杰在“世界遗产影像学”的体系内对太极拳进行了深度的拍摄。在当代视觉语言与传统语境的探索中,以有形的影像结果表达太极的无形之气,以可见的身体之形表现不可见的生命能量,使摄影的艺术表现到达了一种至上无为的境界。李英杰的探索为现代视觉艺术触摸传统古典文化做出成功的范例。

专题:漆彩人生 楼宇浩

专题:漆彩人生 楼宇浩

梅生点评:

楼宇浩坚持基层拍摄20余年始终不渝,普通的油漆工带着斑斓的色彩和鲜活的呼吸走进镜头。《漆彩人生》是一组走基层、接地气的优秀摄影作品,为美丽中国梦添上绚丽的色彩。楼宇浩精到地运用摄影艺术中的色彩语言和构图语言,为工业题材摄影中的艺术表现进行了成功的探索,题材、技巧、形式达到完美的境界。

艺术摄影类·创意观念组

杨建川 高 辉 范 霖

京城记忆 杨建川

昆韵清梦 杨建川

苏民安点评:

凭借音乐天赋和实力,杨建川将他热爱的昆曲艺术之独特神韵融入摄影的传达语义中,他以梅兰竹菊的文化符号为意,以昆曲表演的淑雅吟唱为形,在清新雅逸的视觉表现中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多年来他不断探索创新,研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怎样用摄影语言表述,包括运用各种摄影技术,巧妙地把虚与实、动与静融于作品中。

高辉作品

高辉作品

苏民安点评:

采用新颖的影像形式,将宏观的雪域高原与微观的黄河沙痕有机组合,体现了自然和生命中博大苍穹与细小涓流之对比,诠释了无形与有形的存在和生命律动的意义。在浓重的黑白影调笔墨中略施色彩淡墨点睛,作品制作考究。在摄影创作中的突破创新与追求个性化表现使他获得此次金像奖殊荣。

红外幻境(组照) 范霖

红外幻境(组照) 范霖

苏民安点评:

范霖从2002年起潜心钻研红外摄影技艺,十几年间收获颇丰,不仅出版了专著教材还多次获奖。《红外幻境》组照,均为用红外技法拍摄的风光作品。抽去了正常的色彩再去看这些如梦如幻、空灵神秘的物象,这种全新而奇幻的视觉与心灵感受,正是作者孜孜不倦执着追求探索的结晶。

商业摄影类·商业广告组

胡国庆

光·韵(珠宝广告) 胡国庆

上海,2100年?!(环保公益广告) 胡国庆

陈小波点评:

胡国庆一直在寻找商业与创意的完美平衡。他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借鉴、行动,逐渐形成了作品自然清雅、和善明亮的风格,因而也成为一名炙手可热的商业摄影家。他认为没有艺术表现力的商业摄影没有价值,没有市场导向的商业摄影没有意义。他一直真诚独白,用摄影艺术回应想象力匮乏的世界。

商业摄影类·商业人像组

贾云龙

贾云龙作品

贾云龙作品

陈小波点评:

贾云龙的作品稳重、静谧、流畅,清新雅致。他认为人像摄影师必须以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为支撑,必须有完善的人格,必须是一个安静和有修为的人,必须把模特作为拥有独立思想的生命。贾云龙正行走在“用相机寻找生命真相”的路上,他说这才是相机的使命。

以上就是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的获奖作品了,怎么样?是不看了之后,对自己的摄影方向有新的感悟了?

来源:中视频孙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