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谍战回眸(54)白色恐怖时期遇难的原国民党中将们(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4 10:38 1

摘要:1949年,国民党兵败大陆逃往台湾,但蒋介石念念不忘“光复大陆”。与此同时,共产党人为实现祖国统一,秘密派遣1500余人入台,一时台海两岸谍云密布,危机四伏。由于叛徒出卖,大批潜伏台湾的地下党员被捕,其中被国民党当局公审枪杀的就有1100余人,他们中许多人的事

1949年,国民党兵败大陆逃往台湾,但蒋介石念念不忘“光复大陆”。与此同时,共产党人为实现祖国统一,秘密派遣1500余人入台,一时台海两岸谍云密布,危机四伏。由于叛徒出卖,大批潜伏台湾的地下党员被捕,其中被国民党当局公审枪杀的就有1100余人,他们中许多人的事迹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陆续公开。

2013年10月,中央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修建了“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专门缅怀1950年代牺牲于台湾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其中以吴石、朱枫、陈宝仓和聂曦为原型的雕像位居广场正中,两边花岗岩墙壁上刻着846位烈士的英名,还有许多留白,以便随时增加新发现的英烈名字。谨以此系列文字纪念这些隐蔽战线的英烈们。

(接上半部分)

(四)蔡汝鑫中将

蔡汝鑫(?—1953)是台湾彰化人 ,因不堪忍受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于1938年漂洋过海来到大陆,考入四川成都的国民党空军士官航校,与我们前期介绍的薛介民烈士《台海两岸谍战回眸(9)白鸽木兰:烽火中的大爱 》 是同学(薛是1916年出生,照此推算,蔡汝鑫也应该大差不差是1916年前后出生的)。

1940年秋,思想左倾的蔡汝鑫因反对歧视性差别待遇和法西斯式教育管理,与航校的教官发生冲突,被学校开除。向往革命圣地的他在八路军办事处的帮助下秘密投奔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为重新组建台湾的共产党组织,包括蔡孝乾(当时在延安)、张志忠(当时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冀南军区敌工部)等在大陆的台籍中共党员,经过在华东局的短暂培训后,都陆续被派遣回台开展工作。而蔡汝鑫由于没有暴露身份,则直接回台进入国民党基隆要塞司令部潜伏,单线接受台湾省工委武装部长张志忠领导。

1947年,台湾民主为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爆发了波及全岛的“二•二八起义”,蔡汝鑫利用职务之便,协助党组织从基隆要塞运送武器支持起义民众。

但起义很快被国民党从大陆调兵镇压下去,蔡汝鑫联系时任国民党海军上尉的弟弟蔡懋棠,秘密把受到通缉的老台共领导人谢雪红等人用国民党军舰安全送到厦门,谢雪红随后转入香港,成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的前身)。

台共早期领导人谢雪红

由于蔡汝鑫有军校背景,几年后便担任了国民党基隆要塞司令部中将顾问(有关蔡汝鑫的资料极其有限,也不知该职务是否是军衔?一般升职不会这么快!权且这样认为吧)。

随着台共最高领导人蔡孝乾的被捕叛变,台共的各级地下组织到1950年5月份已几近瓦解,蔡汝鑫的单线联络人张志忠也于1949年12月31日被捕(一说1950年2月7日),但张志忠彰显硬汉本色,抵挡住高官厚禄诱惑(台共“四大金刚”中其他三人皆叛变,蒋经国曾亲自去监狱劝降两次),在被关押四年后英勇就义。他“没供一人、没供一事”,使蔡汝鑫、蔡懋棠等得以保存下来。

然而1953年,因“北峰区工委会案”,蔡汝鑫、蔡懋棠、庄孟伦(台湾籍,任国民党保密局台南干员、高雄广播电台台长)等人相继被捕牺牲(具体情况不详)。

蔡汝鑫英名位列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英烈墙第二组第3位(非常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蔡汝鑫烈士的任何图片信息)。

(五) 徐会之中将

徐会之(1901-1951)是湖北黄冈人,黄埔一期毕业(在校曾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失联),官至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三青团中央干事,总统府参军。与贺衷寒、曾扩情、袁守谦并称为国民党政工“四大干将”。

徐会之于解放前夕“反正”,1950年3月经派遣入台进行策反工作,他“起点太高”,到台后谁也不见,直接策反国民党军中要员、湖北老乡、时任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的彭孟缉,未几即被捕入狱。

在被关押一年后,于1951年11月18日就义于台北马场町刑场。详见前文《台海两岸谍战回眸(49)被老蒋圈定死刑的原国民党中将徐会之烈士》。徐会之中将位列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英烈墙第四十二组第9位。

徐会之中将

(六) 段沄中将

段沄(1906—1954)是湖南衡阳衡南县人,毕业于黄埔五期,能征善战,抗战期间参加过徐州会战、长衡会战、常德会战和桂柳会战,还曾率师远征缅甸抗击日军。1944年12月荣任有“赵子龙师”之称的国民党第95师少将师长。

解放战争期间,因在胜芳、固安之役接连获胜,擢升整编第208师师长(全师配制美式装备)。辽沈战役进攻塔山,组成军官敢死队冲锋,是参战的11个师中最卖命的。因此升任由208师扩编的87军中将军长,兼任天津塘沽防守司令,代第17兵团司令。1950年5月从舟山群岛最后一批撤入台湾,担任台湾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司令官是孙立人)。

1950年11月,段徽楷(段沄堂兄弟、原国民党少将)受中共中央统战部天津特情站委派,与谢小球(段沄妹夫、原国民党少将)假借“做生意”之名潜台策反段沄、段复(段沄胞兄、国民党少将),因“事泄暴露”而血洒宝岛,留下了一段“郎舅四将军 一门四忠烈”的传奇故事。 详情见前文《台海两岸谍战回眸(48)台湾“防总”里的暗战:一门忠烈四将军》。

段沄、段复、段徽楷、谢小球四烈士的英名分别位列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英烈墙之:

第十组:董涛、杜诚、杜枫、杜麟文、段复、段光洪、段徽楷、段沄…

左起:段沄、段复、谢小球、段徽楷

(七)徐继武中将

徐继武(1895—1951)是山东掖县(今属莱州)人,从小家境贫寒,行伍出身,在奉系军阀张宗昌的直鲁联军当过兵,参加过中原大战、围剿过红军及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等,官至第10军48师中将师长,后受排挤交出兵权挂参议虚职。

1948年,徐继武在旧友董尧卿(中共地下党员)的介绍下,秘密与中共地下组织取得联系。1949年9月,为解放舟山群岛,华东野战军宋时轮第九兵团敌工部利用徐继武是原48师的老上级,派徐继武和联络员对该师撤守舟山群岛诸岛的旧部进行策反工作。虽经几个月的反复登岛游说,但董继陶态度傲慢,周景玉反复多变,策反未能奏效。

徐继武中将

1950年5月,徐继武接到新任务,跟随时任舟山防守司令的老战友丁治磐撤入台湾,继续进行策反及情报搜集工作。这时,正值台湾白色恐怖盛行,徐继武入台不久即引起了特务的怀疑。

1950年10月初,徐继武收集到一些情报,以“回大陆打游击”为借口申请回大陆时,被保密局当即扣押入狱。后来解密的台湾“国防部”军法处对周景玉的《判决书》中,有徐继武在衢山期间“竭力代匪宣传,极端赞扬匪处政治,周以意志薄弱,颇为所动。”之语(周景玉被判无期徒刑)。

1951年4月27日晨,徐继武在被关押半年后,英勇就义于台北马场町刑场。然而其家人并不知道解放后徐继武的行踪,多年没有他的任何消息。

直到1999年5月,家属才收到了民政部颁发的追认徐继武为革命烈士的《烈士证明书》。详情见前文《台海两岸谍战回眸(35)从“国军中将师长”到潜台“红色特工”》。

但徐继武烈士英名并未被列入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英烈墙上。其家属希望知情人能够提供烈士在台的更多线索,以便找到烈士的遗骨,迎回故乡安葬。

本文上、下两集共介绍了八位原国民党中将军衔的将领为祖国统一大业血洒宝岛的事迹,他们同样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

本作品图文无侵权意图,如有雷同,告知删除。感谢您的关注!

来源:金鸡独立7Z7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