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5日,2025年“叶圣陶教师奖”颁奖仪式在云南昆明举行,全国20位教师分获该奖项及提名奖。其中,市实验小学校长周莉琼作为全省唯一入选者,荣获“叶圣陶教师奖”提名奖,同时也是该奖项自2023年设立以来四川省的首位获奖者。
9月5日,2025年“叶圣陶教师奖”颁奖仪式在云南昆明举行,全国20位教师分获该奖项及提名奖。其中,市实验小学校长周莉琼作为全省唯一入选者,荣获“叶圣陶教师奖”提名奖,同时也是该奖项自2023年设立以来四川省的首位获奖者。
从教24载,周莉琼从农村小学的青涩教师成长为引领一方教育的名师校长,始终以叶圣陶等先贤的教育理念为指引,在课间运动的欢声笑语中、乡村送教的崎岖山路上、全民阅读的推广实践里,书写着一名人民教师的赤诚与担当。
课间融情守初心 打造一流育人阵地
“广播体操现在开始……”9月10日上午,市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如往常一样响起熟悉的旋律,周莉琼早已站在学生队伍后方,目光温柔而专注。她时而提醒走神的孩子跟上节拍,时而走上前轻声细语纠正孩子不规范的动作。
作为校长,周莉琼始终以身作则。她推动出台“教师提前候课”“禁止拖堂”等制度,全力保障学生课间微活动时间,并常常加入课间孩子们跳绳、踢毽子的队伍。“培养终身运动者”不仅是她的教育理念,更是每日践行的实际行动。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2002年,刚参加工作第二年的周莉琼在朝天区李家乡小学任教时,就常常对学生说:“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有选择生活的权利。”这句话的源头,正是她小学老师的谆谆教诲,如今已成为她教育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实验小学的课堂上,周莉琼将“点燃式”教育理念转化为深耕多年的教学实践。作为市域语文名师,在课堂改革的浪潮中,她始终坚守教育本真,于2016年率先提出“语用课堂”主张,精准筛选每节课的语言运用训练点,精心设计呈现方式,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她还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不同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用课堂特点,构建系统化教学模式,创办“语文力量”公众号,为师生搭建展示交流平台。
“自从班级采用‘语用教学’,学生的变化特别明显。”市实验小学年轻教师刘佳婧深有感触地说,“孩子们从最初表达时的只言片语,到现在能灵活阐述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每年都有显著提升,语文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10日正值教师节,清晨的第一个电话,让这份初心有了最温暖的回响。电话那头,曾经课堂上调皮的学生已长成初中生。学生告诉周莉琼,自己特意绕路来到学校,将一盆绿植放在门卫室送给她。这份纯真的感恩,让周莉琼深切体会到身为教师的幸福感。
深耕教学传薪火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此前,周莉琼荣获“广元名师”称号并成立名师工作室。曾经在乡村执教的经历,让她深知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她带领工作室的成员,把“送教送培”的足迹播撒到四县三区30余所乡村小学。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希望的教育,是周莉琼及其团队教师的共同愿景。
在她的带动下,本校名师工作室团队送教学校累计达 40余所,并与其中4个学区10余所学校建立了长期结对关系。在送教过程中,周莉琼带领本校名师团队首创的“2+2”城乡联合教研、订单式送教模式深受好评,并被广元名师普遍推广。
“周老师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更让我们这些山区教师找到了教育的底气和方向。”旺苍县英萃镇中心小学校教科室主任边小娟这样评价。
除了乡村教育的“传帮带”,周莉琼还积极参与“书香广元”“书香利州”推广工作,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幼儿园开展阅读讲座,用实际行动呼吁更多人参与阅读。在学校,她持续推行“阅读养心”整本书阅读活动,构建“亲子共读、师生共读、城乡共读”模式。
在教育科研方面,她主持、参与研究的8项课题中,《开展网络教研 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小学心育行动研究》等成果荣获三项省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身为民进界别政协委员,周莉琼始终关注教育民生,深入调研教育领域的痛点难点,主笔撰写多份提案和建议,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身为民进广元市委会委员、参政议政专委会主任,周莉琼始终牢记民进“教育党”的界别特色,把关注教育民生作为核心职责,深入调研教育领域的痛点难点,将课题调研与教育交流相结合,多次主笔社情民意和市两会提案。
“获得‘叶圣陶教师奖’提名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周莉琼说,她将把教书育人当作终身事业,矢志不渝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来源:民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