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你的365封信丨003- 一个人,一间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09:29 2

摘要:你好啊,见字如面,这是我写给你的第三封信。图片来自网络。我们总在寻找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地方,一个能让我们野蛮生长的空间。上个周末去了博览中心的家居展,现场却远不如想象中那般温暖动人。我原以为会看到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样板间,像宜家那样,让人一走进去就忍不住幻想

你好啊,见字如面,这是我写给你的第三封信。图片来自网络。我们总在寻找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地方,一个能让我们野蛮生长的空间。上个周末去了博览中心的家居展,现场却远不如想象中那般温暖动人。我原以为会看到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样板间,像宜家那样,让人一走进去就忍不住幻想:这就是我的家。记得研三那年,上海的闺蜜邀我去玩。我们在宜家逛了一整天,她那时正合租在一间小屋里,而我还在学校的四人间宿舍。我们边走边聊,兴奋地规划着未来:客厅要放什么沙发,厨房要怎么布置。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渴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后来我工作了,房价高得吓人,半年的工资只够买一平米。我也曾一次次走进宜家,但那个梦想却始终搁置着。不久后,闺蜜结婚了,距离我们那次逛宜家才一年多。她说,不过是不想再合租了。城市太大,房子太贵,单靠一个人,似乎真的遥不可及。我也终究和另一个人携手,试图共同安放一个“家”。可这个被称作家的地方,依然需要磨合,需要理解,需要彼此退让。有时,它更像是升级版的合租。南仁淑说,人至少该有两个房间,才能在不同的角色间获得喘息。我深以为然。从小到大,真正拥有自己房间的时间不过三四年。十四岁那年,母亲单位分房,我们住进三室一厅,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天地。那间屋子装满了少年的秘密、心事、欢笑与泪水。十八岁离家上大学,从此再未真正拥有过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我们都曾渴望一间房,最终却成了一个“家”。可当家成了现实,我们却常常在车里坐一会儿,才愿意推门而入。那的确是我的家,可又好像什么都不是我的。喜好、情绪、时间,似乎都要妥协。但人必须先成为自己,才能扮演好其他角色。潘向黎说,有了房子,我就可以和世界抗衡。世界可以抛弃我,我也可以不理它。躲进自己的小天地,管它外面风雨雷电。自由的前提,就是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家里像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而你无处可逃。若有一方空间,你不必是女儿、妻子或母亲,你只是你自己。在那里,你只需取悦自己。它不必很大,但要干净、温馨。桌上有花,灯下有书,角落有绿植,空气里有泥土的清香。一切都安静,都合心意。当一人食成为常态,一人居还会远吗?我母亲是职业女性,曾为家庭忙碌不堪。每当我去看她,总见她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读书。她家到处都有舒适的椅子,每张上面都放着一本读到一半的书。她读书时不容打扰,即使我喊她,她也会说:“现在是母亲的时间,等一下。”这句话我一直记得。伍尔夫说,女性需要一间自己的屋子,去思考,去创作,去成长。韩仕梅因一首诗拥有了自由,苏敏因一辆车找到了房间,房主任因舞台寻得庇护。所以,那个空间可以是诗,是车,是舞台,是你心中最安稳的角落。愿我们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地方,活得舒展而自在。明天见,愿你正走在通往自由的路上,心中有光,脚下有路,终将抵达属于你的那方天地。

来源:小乔神技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