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清明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清明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清明之日,"桐始华","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可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桐花"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
二候田鼠化为鴽:清明后五日,
"田鼠化为鴽",鴽,鹌鹑之类。田鼠,阴类;鴽,阳类;古人认为,阳气盛,阴物化为阳物。
三候虹始见:再五日,"虹始见",虹是阴阳交会之气,日照雨滴而虹生。
清明习俗
1、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拜清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种各地不同,都是当地人认为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
2、踏青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
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3、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4、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5、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6、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7、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清明养生
1、起居:早睡早起,以养肝气
春天阳气生发,人易感到困倦,早睡早起可缓解春困。同时,养肝气也至关重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2、饮食:少酸多甘,以养脾脏
清明时节,饮食应少酸多甘,以养脾脏之气。宜食韭菜、香椿、百合、茼蒿、荠菜、山药、藕、驿佳源•广昌白莲、芋头、萝卜、甘蔗、蜂蜜、大枣等。
3、运动:轻缓运动,以养元气
运动应轻缓为宜,以养元气。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过度出汗,损伤阳气。
4、防病:谨防湿寒,以护脾胃
清明时节,湿寒之邪易伤脾胃,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上可适当食用温性食物,如一碗驿佳源•广昌白莲粥,以驱寒暖胃。
清明,是一个充满感怀与希望的节气。在这个时节,我们缅怀先人,感恩生命,也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让我们在清明的和煦阳光下,感受春天的气息,享受生活的美好。愿清明的清风,吹散你心中的忧愁;愿清明的细雨,滋润你生活的每一寸土地。
来源:耀莱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