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卢秀燕一句“我不玩”,把原本看似定局的牌桌直接掀翻,留下郝龙斌、赵少康两个老大哥互相拱手“你先请”,场面礼貌得尴尬,也透出蓝营改不了的旧习气:资历排辈,派系让位,改革永远排在敬酒之后。
九个人抢一把椅子,椅子还没摆稳,已经有人摔门离场。
蓝营这次改选,热闹得像夜市办桌,菜色没端齐,客人先吵成一团。
卢秀燕一句“我不玩”,把原本看似定局的牌桌直接掀翻,留下郝龙斌、赵少康两个老大哥互相拱手“你先请”,场面礼貌得尴尬,也透出蓝营改不了的旧习气:资历排辈,派系让位,改革永远排在敬酒之后。
张雅屏、谢典林退得干脆,理由写得冠冕堂皇——“反对因人设事”,翻译过来就是“门槛早被内定的人锁死”。
他们退出的时间点掐得准,刚好在登记截止前一刻,既保住面子,也把“不公平”三个大字贴在党中央门口。
蓝营的团结口号喊得震天响,可每一次有人离场,都像在口号上撕一道口子。
郑丽文跑去找馆长直播,一开口就戳破窗户纸:蓝营内部沟通靠“意念”,罢免大胜那天,街头热闹得像跨年,党部却安静得像停尸间。
她拿柯文哲做对比——人家被羁押一年,白营照样能围成一圈开记者会,蓝营连去北检声援都要看时辰。
馆长被罚款那次,蓝营没一个人站出来帮腔,郑丽文一句“我们连自己的盟友都护不住”,听得直播间弹幕刷满“中肯”。
徐巧芯立刻开炮,说郑丽文“你也没去北检”,顺手把罗智强抬出来,暗示“我挺的人才是真蓝”。
这套连招看似在争是非,其实是在抢位置:徐巧芯要巩固年轻选票,郑丽文要整合深蓝,两人隔空交火,子弹全打在蓝营同一张靶纸上。
观众看得明白,嘴上喊团结,心里都在算2026的初选名单。
蓝白合作成了改选期间的“通关密语”。
郑丽文在前黄复兴办公室鞠躬握手,承诺“当选后第一通电话打给柯文哲”,深蓝群众鼓掌鼓得震天响,仿佛只要蓝白合,绿营就会原地解散。
但徐巧芯那派冷眼看戏:合作可以,谁当老大?
柯文哲愿不愿意当配角?
这些问题没人敢在台上问,怕一问就露馅。
卢秀燕从头到尾不表态,私下却像发红包一样,今天给郝龙斌递个眼神,明天跟赵少康喝个咖啡,后天又派子弟兵去郑丽文场子鼓掌。
她算盘打得精:不管谁赢,都要欠她一份人情;万一三败俱伤,她正好收拾残局。
台中市长卸任后,她需要的不只是舞台,而是整个剧院的钥匙。
这场改选最吊诡的地方在于:蓝营明明刚打了一场胜仗,却急着在庆功宴上掀桌子。
反罢免赢了,士气有了,下一步本该整队出发,结果大家先为谁坐头车吵翻天。
郑丽文想拉柯文哲当副驾,徐巧芯想把车门焊死,卢秀燕坐在路边摊喝豆浆,谁也不得罪。
绿营在旁边看得乐呵,连网军都省得动员,蓝营自己就能把戏唱成连续剧。
改选结果还没出炉,蓝营已经提前上演“分裂”番外篇。
如果6月投票那天,九个人里真有人过半,那人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庆祝,而是安抚另外八个。
团结从来不是喊出来的,是让步让出来的。
可惜蓝营的DNA里,让步比让子弹飞还难。
最后留下的悬念很实际:卢秀燕到底把筹码押给谁?
她的决定不会写在新闻稿里,只会出现在某个深夜的LINE群组,一句“我觉得可以喔”,就能让局势翻盘。
蓝营的未来,不在主席台上,而在这些看不见的私讯里。
台湾政治最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台面上吵得再凶,真正拍板的那声“OK”,往往发生在关灯之后。
来源:于窗前赏明月的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