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秋分雨,就怕秋分晴”,9月23日秋分,为啥怕天晴?农谚咋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08:23 2

摘要:随着白露节气的过去,秋分节气,也越来越近了。它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16个节气,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和春分一样,都是最早几个被确立的节气,按照其古书当中的一个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

随着白露节气的过去,秋分节气,也越来越近了。它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16个节气,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和春分一样,都是最早几个被确立的节气,按照其古书当中的一个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意思就是秋分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和其它节气一样,秋分也有三候,分别是“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直白点将,这个时候打雷声少了,天气开始变冷,就连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以防寒气侵入;而降雨越来越少,很多的地方都出现了干涸。

我们一直在讲,一场秋雨一场寒,其实说的就是秋分这个时候,此时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这个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天,而且大部分地区雨季已经结束。

在民间关于这天,有着很多的说法,比如说“不怕秋分雨,就怕秋分晴”,9月23日就会迎来秋分,为啥害怕晴天,农谚咋说?

秋分是作物收获的最后阶段了,因为秋季降温比较的快,而这个时候正好又是秋收、秋耕、秋种的一个阶段,在北方农谚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一个说法,在南方则有“三秋大忙贵在早”。所以这个时候对于秋季的收获至关重要。

关于农事方面,秋分期间的农谚提到了不少,比如说“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说的是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须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不怕秋分雨,就怕秋分晴,为啥怕晴天?

看到这里大家想必就已经明白了,秋分的时候,人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收获庄稼,和这个和天气又高度相关,其次就是秋分,平分了秋季,它也反映了气候的一个改变,那么这个时候下雨,人们认为会影响到作物的收成,不利于作物的丰收。

如果是出现晴天,那么本身秋季就已经非常的干燥,再连续出现晴天,对于作物的生长,也是非常大的一个打击,因此,在这个时候不适合出现晴天。怕的就是缺少雨水,导致作物受灾,或者出现干旱的一个天气。

秋天天气的农谚是怎么样的呢?

1、秋分天晴必久旱。

这句农谚的意思就是,秋分这天如果是晴天,那么后续可能会出现连续的晴天,导致秋旱的出现,这样就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2、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当秋分出现晴天,万物生长都会受到限制,意思就是在这个时候,缺少雨水,不利于万物的一个生长。

3、秋分有雨来年丰。

当秋分这天出现了下雨的一个情况,作物得到了雨水的一个补给,那么来年就会迎来丰收,所以在这个时候,特别适合出现下雨的一个情况。

4、秋分有雨寒露凉。

当秋分出现了下雨,到了寒露节气,就会变得非常的凉快,那么整个的气候都会比较的正常,秋冬的过渡也能更好。

5、秋分西北风,冬天多雨雪。

秋分这天如果是出现西北风,那么冬天雨雪就会比较多,意思就是这个时候比较的冷,那么冬天大概率是一个冷冬。

人们之所以害怕秋分出现天晴,其实就是害怕后续出现的秋旱,这样会导致作物歉收,影响到作物的一个收成,而且这个时候天气晴,后续温度也会比较的高,也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来源:小谈食刻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