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得从2010年说起。美国一位研究超自然现象的博主菲安娜·布梅,在和朋友唠嗑时发现个怪现象:一帮人信誓旦旦地说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死在监狱了,还有人详细描述自己看过葬礼直播、听过遗孀演讲。
此时此刻也许有成千上万的人和你一样,正对着手机屏幕挠头:“《爱我中华》第一句歌词到底是‘五十六个星座’还是‘五十六个民族’?”
明明从小到大听的版本都是“民族”,可一查原唱视频,白纸黑字写着“星座”,这种集体记忆和现实“打架”的怪事儿,可不是你一个人撞邪。
这事儿得从2010年说起。美国一位研究超自然现象的博主菲安娜·布梅,在和朋友唠嗑时发现个怪现象:一帮人信誓旦旦地说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死在监狱了,还有人详细描述自己看过葬礼直播、听过遗孀演讲。
可实际上,曼德拉老爷子活得好好的,直到2013年才去世。更让人摸不到头脑的是,菲安娜上网一查,发现全球各地都有网友和她朋友一样“记岔了”。
这事儿后来被命名为“曼德拉效应”,专指一群人集体记错同一件事的诡异现象。
要说这曼德拉效应有多普遍,随便举几个例子都能让人后背发凉。比如米老鼠的经典形象,在多数人记忆里明明穿着红色背带裤,可翻出1930年代的老动画《米奇的音乐会》,人家穿的其实是红色短裤,背带是后来才加的设计。
再比如罗丹的《沉思者》雕像,多少人赌咒发誓说雕像的手是抵着额头的?可跑到巴黎罗丹博物馆瞅瞅,原作分明是手肘撑在膝盖上,拳头托着下巴颏儿。
最接地气的例子还得数《爱我中华》。全国网友赌咒发誓歌词开头是“五十六个民族”,甚至有人能哼出宋祖英在春晚上唱的版本。
可较真儿的人翻出1991年原版谱子、调出历年春晚录像,明明白白都是“星座”。这事儿愣是让不少70后、80后怀疑人生:“难不成咱们集体穿越到平行世界了?”
面对这种集体记忆偏差,科学家们可没急着扯平行宇宙。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维尔玛·班布里奇团队研究发现,人脑记东西就像东北人腌酸菜:把零散的信息往缸里一塞,压块大石头就完事儿。
比如《爱我中华》的歌词,咱们从小被“五十六个民族”的标语洗脑,大脑自动把“五十六”和“民族”焊死,压根不给“星座”留活路。
心理学家还发现个现象:错误记忆跟流感似的会传染。2015年有网友发帖说86版《西游记》有“羊力大仙下油锅”的情节,说得有鼻子有眼,连油锅冒泡的细节都描述得活灵活现。
结果大伙儿一窝蜂去重温老剧,发现压根没这集!原来最先发帖的老哥记混了其他神话剧情节,后面跟帖的人被带偏,愣是集体脑补出一整集“消失的剧情”。
神经科学家也给出了硬核证据:用功能性磁共振扫描大脑发现,人在回忆错误信息时,负责想象力的区域比记忆区还活跃。
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二斤土豆,结果拎回家一兜子西红柿,还非说是土豆变异了:其实是大脑把“圆滚滚”“带把儿”这些特征胡乱拼接了。
虽然网上传得神乎其神,说什么曼德拉效应是平行世界碰撞的结果,但科学家们直接泼冷水。曼彻斯特大学研究者做过实验:让从没看过《皮卡丘》的人看一遍原画,过半小时再让他们凭记忆画。
结果超过六成人给皮卡丘尾巴添了根本不存在的黑条纹,这说明错误记忆根本不需要平行世界助攻,光靠人脑自己就能整活儿。
还有人扯上了平行世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在2008年那会儿机器一启动,就把世界撞出裂缝了,就产生了平行世界。
物理学家克拉拉·内尔利斯特直接怼回去:“大气层里天天发生更高能的粒子碰撞,要真能撞出平行宇宙,你家电饭锅煮饭时早该蹦出个异世界大米了。”
曼德拉效应就是人脑的“省电模式”在作妖。咱们每天要处理的信息量相当于把整个图书馆的书往脑子里倒,大脑为了省电,自动把复杂信息简化成模板套路。
看到“五十六”就接“民族”,瞅见白胡子老头就默认“已去世”,这些思维定式就像手机里的快捷指令,用着方便,但保不齐哪天就出bug。
科学家也说过:遇事别光凭印象,多查原始资料;听到惊人说法先别跟风,保持独立思考。毕竟连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都承认,人脑就是个“认知葛朗台”,能省劲儿绝不多费电。
面对不确定的回忆,与其纠结是不是平行世界作祟,不如掏出手机查证,毕竟在事实面前,连集体记忆也得乖乖认怂。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来源:科学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