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强:以匠心铸品牌 让平度好粮油香飘全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17:37 1

摘要:日前,青岛天祥食品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强获“青岛拔尖人才”荣誉。于强还是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青年企业家培养导师,更是带领平度好粮油走向世界的“领航人”。

日前,青岛天祥食品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强获“青岛拔尖人才”荣誉。于强还是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青年企业家培养导师,更是带领平度好粮油走向世界的“领航人”。

青岛天祥食品集团

在青岛天祥食品集团的荣誉室内,15项国字号荣誉、15项省级荣誉以及多项地市级荣誉琳琅满目,每一项荣誉背后,都镌刻着董事长于强深耕粮油行业的奋斗足迹。

荣誉众多

从放弃银行铁饭碗回乡创业,到打造出“喜燕”等知名粮油品牌;从专注实业坚守匠心,到创新驱动引领行业发展;从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到勇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于强用二十余载的坚守与拼搏,书写了一段属于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奋斗传奇。

弃城返乡,以匠心守护“粮袋子”“油瓶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学毕业的于强手握令人羡慕的银行工作,在都市生活与回乡创业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平度是全国唯一的粮油肉果总产均跨入百强的县市,家乡的粮油资源这么丰富,我想为保障百姓的‘粮袋子’‘油瓶子’做点实事。”怀揣着这份初心,于强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投身粮油加工行业。

刚入行时,于强从最基础的工作学起,花生的筛选、去石、压榨,小麦的研磨、筛选、制粉,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为了精准掌握花生的品质,他每天练习用手抓取花生米,通过触感判断含水量和含油量,凭借嗅觉分辨花生的优劣。久而久之,他练就了一身“绝活”——只需一把花生米,就能准确说出含水量和含油量,成为行业内公认的“花生专家”。

在粮油加工领域,于强始终秉持“匠心”二字。当听到消费者感叹“现在的面粉没了以前的麦香味”时,他立刻组织技术人员展开研究。经过上百次实验,团队终于发现了关键:小麦需要60天左右的熟化期,且在当年8月至次年新麦上市前品质最佳。此后,天祥食品集团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挑选小麦,让消费者重新尝到了记忆中的麦香。

不仅如此,于强还创新性地提出“五鲜初榨、头道好油”的品牌理念,打造出“喜燕”花生油这一明星产品。“采鲜”,选用基地当季新花生;“新鲜”,花生采摘后72小时内恒温入库;“锁鲜”,采用独家“速冻凝香”技术锁住浓香;“保鲜”,储存过程中充氮保鲜;“纯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确保花生油香味纯正。正是这份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喜燕”花生油迅速赢得市场认可,2011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如今更是跻身“全国花生油加工十强”,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青岛同行业第一。

创新驱动,从“标准追随者”到“行业领跑者”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于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的带领下,天祥食品集团建成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创新平台,配备研发、检测、中试等先进设备100余台(套),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80余件,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指导工艺升级

为了攻克行业难题,于强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中国农科院、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基地,共同开展技术攻关。针对花生加工全产业链黄曲霉毒素精准防控与绿色提质关键技术、头道初榨花生油加工工艺、绿色过滤等难题,团队日夜钻研,最终取得重大突破。其中,《花生油企业标准》成为国家企业标准的领跑者,企业也从行业标准的“追随者”一跃成为“制定者”和“领跑者”,先后参与14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走进天祥食品集团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灌装线有条不紊地运转,全封闭卸粮车间里大吨位卸粮车高效作业,机器人精准完成包装、搬运等工序,处处彰显着现代化企业的活力。“以前靠人工灌装,一天最多生产几万瓶油,现在自动化生产线一天能生产几十万瓶,效率提升了十倍不止。”车间负责人介绍道。除了生产设备的升级,企业还构建了独创的360°食品安全监控体系,严格把控原料进厂关、生产控制关、出厂检验关、产品入口关“四关”,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滴油、一袋面粉,再到百姓餐桌的全生命周期食品安全管控。

在产品创新方面,于强带领团队不断推陈出新。如今,天祥食品集团已形成以食用植物油为主,涵盖面粉、挂面、辣椒调味品、蔬菜制品等多品类的产品矩阵,其中“喜燕”花生油、金喜燕小麦粉、挂面等5款产品被遴选为“中国好粮油”产品。企业还拥有注册商标14件,其中2件为马德里注册商标,为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内外兼修,构建“双循环”市场格局

“既要深耕国内市场,也要开拓国际市场,让平度好粮油走向世界。”在于强的战略布局下,天祥食品集团构建起“内外贸并进”的市场格局。

调度生产

在国内市场,于强紧跟消费趋势,积极拥抱新零售。“喜燕”花生油强势入驻京东超市,成为京东优质合作伙伴;与天猫、盒马鲜生、齐鲁有粮网达成战略合作,实现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同时,新媒体平台合作,通过直播带货、内容营销等方式,让“喜燕”品牌走进更多消费者的视野。如今,企业在国内每个省市都设有销售处,产品覆盖全国各大商超、便利店及电商平台,年销售额稳步增长。

在国际市场,于强的眼光早在2003年就已投向全球。当年,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正式开启“出海”之路。经过二十年的深耕,如今天祥食品集团的进出口业务已覆盖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南非、印度、韩国、日本、香港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以过硬的品质赢得了国际客户的青睐。“今年我们又新开发了6个国家的销售市场,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5%。”于强自豪地说。

从最初的单一花生油出口,到如今涵盖挂面、辣椒制品等多品类产品的全球销售网络,天祥食品集团已成长为横跨多个行业的集团化公司。年产各类食用植物油30万吨、小麦粉20万吨、挂面6万吨,可储存食用植物油10万多吨,强大的生产和储备能力,让“平度好粮油”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了更多话语权。

产业惠农,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前端惠农,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共同富裕;后端惠民,坚守质量安全,提升百姓美好生活。”这是于强始终坚守的核心理念,也是天祥食品集团发展的初心。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天祥食品集团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年加工转化花生、小麦等农产品30余万吨,为当地农民提供了2000余个就业岗位。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企业与30多万户农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带动种植面积50万亩,帮助农民年均增收1亿多元。“以前种花生都是自己找销路,价格不稳定,现在和天祥合作,不仅有稳定的收购价,还有技术指导,我们种粮更有底气了。”郭庄村村民王大叔说。

为了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于强着力打造地域品牌。以“喜燕”品牌为引领,带动平度小麦、大花生等地标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让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如今,在天祥食品集团的带动下,周边从事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产业的人员近30万人,年增社会效益约10亿元,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地方繁荣”的共赢局面。

天祥食品集团还积极搭建乡村振兴交流平台,以“天祥花生文化馆”为载体,多次承接国家、省、市各类现场会议及乡村振兴观摩会。这座集花生文化体验、科普知识普及、地域品牌价值推广为一体的公益性文化馆,不仅浓缩了花生的历史记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花生文化,更成为激发人们创新创业梦想的“精神阵地”。

在天祥食品集团的辐射带动下,当地食品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全镇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0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28家,平度市也因此成为青岛市出口食品加工区、青岛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

勇担责任,诠释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

“一个企业家不仅要把企业做好,更要懂得回报社会。”于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作为青岛“菜篮子”工程企业,天祥食品集团拥有储存能力达7万吨的国家标准粮食储备库,常年承担应急储备任务,在保供、稳价、守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慈善事业方面,于强更是不遗余力。近年来,企业累计捐款1000多万元,用于捐资助学、向灾区献爱心、精准扶贫等。疫情初期,他向湖北人民发出“超低价爱心专列”,捐赠大批粮油物资;每逢春节、中秋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他都会带领员工为低保户送食品、慰问老党员、关心家庭困难学生;他还积极支持村庄建设,帮助郭庄村、西于家村等修建文化广场、修路、砌排水沟,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

此外,天祥食品集团还多次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和行业会议,如《中国油脂》杂志第七届编委会会议、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等,为行业交流和发展搭建平台,推动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于强的劳模工作室和花生文化馆,成为也培育先进和技术人才的“沃土”,激励着更多天祥人传承劳模精神,持续创新创业。

如今,于强又有了新的目标——投资建设高端食品产业园项目,力争实现百亿营收,打造国际食品界的“奥特莱斯”,让“喜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花生油品牌。“要继续依托平度农业品牌优势,发挥带动作用,让平度好粮油享誉全球。”站在新的起点上,于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从放弃都市繁华回乡创业,到带领企业成为国内粮油行业的引领者;从专注匠心打造“金字招牌”,到创新驱动引领行业标准;从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到勇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于强用行动诠释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也书写了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的奋斗篇章。

在他的带领下,平度好粮油正沿着“一带一路”的足迹,香飘全球,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来源:视觉半岛朱业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