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4 日深圳的华为发布会现场,余承东喊出 “麒麟 9020 回来了” 时,台下欢呼声差点掀翻屋顶。但几百公里外的上海某写字楼里,某手机厂商供应链负责人老张盯着屏幕上狂飙的股价,眉头却拧成了疙瘩 —— 誉辰智能、天岳先进这些芯片股单日暴涨超 20%,而他手
9 月 4 日深圳的华为发布会现场,余承东喊出 “麒麟 9020 回来了” 时,台下欢呼声差点掀翻屋顶。但几百公里外的上海某写字楼里,某手机厂商供应链负责人老张盯着屏幕上狂飙的股价,眉头却拧成了疙瘩 —— 誉辰智能、天岳先进这些芯片股单日暴涨超 20%,而他手里的采购清单上,高端芯片的交货期还排到明年开春。
这场景把很多人看迷糊了。华为带着麒麟 9020 高调回归,明明是国产芯片的大突破,怎么会让同行坐立难安?有人甚至担心:现在华为能自己造先进芯片了,会不会反过来卡国内友商的脖子?毕竟过去四年,华为被国外卡脖子的滋味,全行业都看在眼里。
要弄明白这事儿,得先看看麒麟 9020 到底有多厉害。这款芯片采用中芯国际 7nm N+2 工艺,虽然还是 7nm 级别,但通过电路布局优化,整机性能直接提升 36%。更关键的是,它不是实验室里的样品 ——Mate XTs 起售价降了 2000 块,就凭着供应链良率的提升,就能看出华为已经能大规模生产了。TechInsights 拆机报告显示,这芯片是麒麟 9010 的改进版,不是凭空造出来的新技术,说明华为找到了稳定量产的门道。
这就让市场格外兴奋。9 月 5 日当天,芯片概念板块集体狂欢,誉辰智能、天岳先进等十家公司股价涨停,苏大维格、晶盛机电这些设备厂商也跟着大涨近 20%。连之前被质疑的寒武纪,市值都一天暴涨 900 亿。资本用脚投票,赌的就是国产芯片从 “能造出来” 到 “能造得多、造得好” 的转折点到了。
但兴奋劲儿过后,质疑声就来了:华为自己够用了,会分给友商吗?要知道,过去麒麟芯片可是华为手机的独门武器,别家想买都没门。现在华为突破了制造瓶颈,会不会反过来搞技术垄断?
这种担心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但看看华为最近的动作,味道就不一样了。就在麒麟 9020 发布前几个月,华为昇腾 AI 芯片团队宣布要全面开源 —— 不仅把超大规模模型的部署技术报告公开,连核心代码都要陆续放出来。要知道昇腾的推理性能已经超过英伟达,这种压箱底的技术说开源就开源,可不是想卡脖子的样子。
更关键的是,华为现在的产能根本没到能卡别人脖子的地步。蓉和半导体的吴梓豪说得实在:“华为主动披露芯片型号,说明供应链问题基本解决,但没解决的还得靠时间攻关。” Mate XTs 虽然降价了,但 17999 的起售价还是不便宜,说明生产成本还在高位。现在华为自己的手机、平板、车机都等着用芯片,光是满足自家需求就够中芯国际的产线连轴转了,哪有多余产能给别人?
再看看国内友商的情况,也不是只能等着华为 “赏饭吃”。OPPO 在端侧 AI 已经搞出了 200token/s 的出字速度,还能处理 20 万字的超长文档;小米的澎湃芯片虽然没追上旗舰水平,但也在稳步推进。这些厂商确实需要高端芯片,但更需要的是稳定的供应链,而不是单靠华为一家供应。就像老张说的:“我们更希望华为把路蹚通了,大家都能跟着用国产技术,而不是从一个供应商的依赖跳到另一个。”
从行业规律看,华为现在最该做的也不是卡脖子。当年高通之所以能垄断安卓芯片市场,靠得不是独家供应,而是把骁龙芯片的技术标准开放给全行业。现在华为昇腾搞开源,其实就是在走类似的路 —— 与其自己抱着技术当宝贝,不如让更多厂商用起来,把国产芯片的生态做起来。毕竟国外的技术封锁还没解除,华为一个人再强,也扛不住整个行业被卡脖子。
看看寒武纪的暴涨就知道,市场缺的不是芯片厂商,而是成熟的技术生态。寒武纪没发布新产品,股价照样翻番,说明资本看好的是国产芯片的整体机会。这时候华为如果搞封闭,反而会把友商推向国外供应商,得不偿失。就像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说的 “要把 PC 装进口袋”,靠的不只是麒麟芯片,还有鸿蒙 5 的多端部署能力,这种生态级的开放可比卖芯片赚得多。
有人可能会说,华为当年也没把麒麟芯片给友商啊。但此一时彼一时,四年前华为是想保自己的高端市场,现在是要带着全行业突破封锁。当年被制裁时,华为的库存芯片只能优先自家旗舰机用;现在能稳定生产了,思路肯定要变。就像昇腾从封闭到开源的转变,麒麟芯片未来很可能也会走技术授权的路子,让友商用上华为的技术,自己则靠专利和生态赚钱。
现在芯片股的狂欢,本质上是市场看到了国产替代的希望。誉辰智能这些设备商大涨,说明资本不只是看好华为一家,而是看好整个国产芯片产业链的崛起。华为如果真要卡脖子,这些股票根本涨不起来 —— 大家担心的不是华为太强,而是怕国产芯片还是扶不起的阿斗。
从 Mate XTs 的降价就能看出,华为的成本控制越来越好了。等产能再上来,技术再成熟,开放供应是迟早的事。但这种开放肯定不是无条件的,更可能是像高通那样,通过技术授权和专利合作,把友商拉进自己的生态。到那时候,国内厂商用的可能还是自己的芯片品牌,但里面藏着华为的技术,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说到底,卡脖子从来不是大企业的长久之计。华为自己被卡了这么多年,比谁都清楚技术垄断的危害。现在麒麟 9020 的突破,更像是给国产芯片打开了一扇门。门后面不该是华为自己独吞蛋糕,而是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就像老张最后说的:“我们不怕华为强,就怕华为不够强。他把路走通了,我们才能跟着过河。”
现在问题来了:你觉得华为应该尽快开放麒麟芯片的供应吗?还是先保证自家产能再说?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觉得有道理的话别忘了收藏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国产芯片的真实处境。
来源:深远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