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为何格外“冷清”?一位老教师说出四点真相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00:56 1

摘要:有人忍不住问一句,立刻被撤回——怕截图、怕举报、怕“违规收礼”。

“老师,今天怎么没动静?

早上八点,家长群里静悄悄,连往年刷屏的玫瑰表情包都没冒头。

有人忍不住问一句,立刻被撤回——怕截图、怕举报、怕“违规收礼”。

张老师盯着手机苦笑:不是不想收祝福,是收不起。

她带初三,早六晚十,一周五天半,剩下那半天还得填家访表、录心理访谈、做线上家长会PPT。

教育部最新统计,像她这样日均工作10小时以上的老师,在东部某省占到七成。

假期?

被培训、巡河、防疫值班切成碎片。

疫情那阵,45岁的她连夜学钉钉直播,镜头一开,自家猫在键盘上踩出满屏“666”。

累是一回事,更难受的是“被误解”。

上周,家长投诉她“作业太少”,隔天又被另一批家长骂“作业太多”。

热搜里,老师不是被举报体罚,就是被质疑收礼。

某平台问卷显示,三成老师感觉“家长不再信任我”。

张老师叹气:“以前过节,学生手写卡片我能乐三天;现在贺卡还没拆,先拍照留档,怕有人举报我收礼。

于是,学校干脆发通知:禁止任何礼物,连集体买花都不行。

家长松口气,老师却像被抽掉一层糖衣——原来节日也可以这么安静。

可安静不等于冷漠。

隔壁实验小学换了个玩法:学生录一分钟小视频,讲“老师改变我的瞬间”,剪成合集在校门口大屏循环播放。

没鲜花、没红包,却有孩子边哭边说“张老师第一次夸我作文有灵魂”。

那天放学,张老师眼睛红得像刚批完卷子。

社区也悄悄跟上。

街道办请来退休特级老师讲“怎样不吼娃”,底下坐的全是年轻爸妈。

老师节当天,群公告写着:今天不送礼,送理解——明天开始,作业签字别只写“已阅”。

商业化?

还是有的。

商场打出“凭教师证免费喝奶茶”,结果队伍排到门口,店员嗓子喊哑。

消协立马发文:优惠可以,别搞“消费满299送康乃馨”那一套。

网友点赞:别让节日变营销战场。

说到底,教师节冷的不是温度,是形式。

过去靠一束花、一张卡撑场面,现在花不敢送、卡不敢收,干脆回归日常:家长少一句质疑,学生多一句谢谢,校长少一个表格,比啥都暖。

张老师最后把那条“禁止收礼”通知截图发圈,配文:“今年最好的礼物,是让我十点前回家吃口热饭。

”底下点赞刷屏,没有玫瑰,全是“已阅”。

来源:可靠宇宙e5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