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博会开幕,茅台发出宣言: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22:50 1

摘要: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开幕。这是茅台集团作为主办方的第二年,也是贵州酒业在全球视野下展示其产业升级、文化赋能与酒旅融合新图景的关键窗口。

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开幕。这是茅台集团作为主办方的第二年,也是贵州酒业在全球视野下展示其产业升级、文化赋能与酒旅融合新图景的关键窗口。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加速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主旨发言,不仅明确了茅台未来的战略方向,更在全球酒业变革的浪潮中,为黔酒乃至中国酒业的高质量发展定下了基调。

文 | 今时品牌实验室

思橙

01

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茅台的战略升维

张德芹在发言中指出,“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顺应消费变革与行业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转变,远不止是营销语言的更新,而是整个产业逻辑的重构。

在全球酒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单纯的产品输出已难以形成持续竞争力。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注重饮酒背后的文化体验、情感链接与生活方式的认同。茅台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提出“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尊重消费者、连接消费者、服务消费者”三大维度,凝聚“品质认同”和“价值认同”;深化“情感共鸣”和“价值共创”;创造“美满体验”和“美好生活”,全面系统性地推动品牌从“产品供应商”向“生活方式服务商”转型。

茅台“以消费者为中心”,体现在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从原料育种到出厂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再到《茅台玖章》所传递的企业价值观,茅台正在构建一种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认同。这种认同,是品牌忠诚度的根基,更是茅台在全球市场中屹立不倒的底气。

02

酒旅融合:茅台如何定义“酒文化生态”?

本届酒博会以“汇全球佳酿 促开放合作”为主题,展览规模达9.2万平方米,设八大展馆,涵盖酒类全产业链及美酒生活方式展示等环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启动“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活动以及“美酒生活方式馆”“非遗酒文化展”“老酒拍卖会”等特色板块的设置,全方位展现酒文化的多样魅力,明确传递出酒业与文旅、休闲、体验深度融合的信号,推动酒产业从“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茅台正是这一融合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张德芹提到,茅台正在通过打造“茅台酒节”“红缨子高粱丰收季”“茅友嘉年华”三大文化IP,深度融入茅台文化基因,凝聚价值认同;聚焦“情绪价值”不断提升服务体验,积极拓展“朋饮”“友饮”“亲饮”等场景,优化升级茅台文化体验馆、完善i茅台服务体系,构建多元消费场景,助力“酒+”促消费活动,强化与消费者的情感链接。

近年来,茅台还相继推出贵州茅台生肖系列、散花飞天、笙乐飞天、“黄小西吃晚饭”,以及“一瓶一日期”的五星商标70周年纪念酒等产品,来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茅台深度融入贵州省酒旅融合战略,积极融入“黔酒中国行”“黔酒全球行”,主动搭建沟通桥梁,分享美酒故事;联合央视举办“黄小西T²音乐与艺术节”,邀请消费者亲身体验“茅友嘉年华”IP活动,在互动中拉近心灵距离、激发情感共鸣。

这些都是茅台推动“酒旅融合”的典型案例。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体验,更让“酒”成为连接自然、文化与情感的媒介,从而构建出一个以酒为核、多元共生的“酒旅新生态”。

张德芹在发言结尾表示:“茅台将始终与酒业同仁携手,不断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创领美好生活方式。”这句话背后,是茅台对行业未来的深刻洞察与坚定承诺。

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数字化、体验化、情感化将成为酒业竞争的新战场。茅台早已布局多元丰富的线上线下融合场景,正在从“一瓶酒”走向“一种生活”,从“一个品牌”走向“一个生态”。

张德芹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了ESG实践与公益事业对品牌价值共创的重要性。据了解,茅台累计公益投入已超100亿元,并在今年焕新升级“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公益品牌,不仅惠及产业与百姓,更与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形成双向赋能。

这种“向善的力量”,正是茅台从商业品牌向社会品牌跃升的关键。在全球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茅台通过公益实践,构建起更具温度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中国名片”的地位。

第十四届贵州国际酒博会不仅是一场酒的盛宴,更是一次产业的宣言、一次文化的对话、一次未来的预演。茅台作为酒博会的主办方和行业领军企业,正在通过“卖生活方式”的战略转型、酒旅融合的生态构建、文化赋能的价值共创,重新定义中国酒业的边界与可能性。

在这场变革中,茅台不再只是一家酿酒企业,更成为美好生活的倡导者、酒旅融合的推动者、中国酒文化的传播者。而这,正是茅台在全球酒业格局中持续领先的底气与未来。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